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这对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树立底线思维,是有效应对我国发展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其中隐藏的重大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从国内看,在新发展阶段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比如,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面临不少“卡脖子”技术问题;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持续改善环境质量需要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等。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既要求我们牢牢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又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思维、防范各种风险。
树立底线思维,一方面要“有守”,就是守住底线,防范系统性风险,避免颠覆性危机,维护好发展全局。特别是对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重大风险加强研判、全力防范,把底线牢牢守住。守住底线,前提是明确底线。我们在谋划工作时,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明确底线在哪里,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当前,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我们要对各种新矛盾新挑战进行预判和超前思考,搞清楚机遇在哪里、风险在哪里,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最好的结果是什么,真正做到依据底线思维进行实事求是的系统性考量,切实规避隐蔽性风险、化解体制机制矛盾。
树立底线思维,另一方面要“有为”,就是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化解风险挑战,用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化危为机。依靠科学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在历史洪流面前就不是旁观者,在风险挑战面前就不会束手无策,而是能通过伟大斗争来化解风险挑战。树立底线思维,既要求“凡事从坏处准备”,更强调“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比如,面对我国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存在“卡脖子”问题,就要加快补短板,加强重大创新领域战略研判和前瞻部署,强化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任务的统筹组织,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要遇事不慌、临危不乱,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弘扬斗争精神,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作者:黄进,为江苏警官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