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三个坚持”,体现出我们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期,面向“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以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高度负责的历史态度,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担当。必须系统把握“三个坚持”的丰富内涵和时代要求,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迈上新台阶。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念既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是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现代化的基本方略和指导思想。从理念渊源看,早在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余村考察时就提出了这一重大理念。从学理发展和哲学思辩看,早在2006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发表演讲时,就提出了人类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关系认识划分的“三阶段”论;从国际视野和命运共同体视野看,早在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就指出,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反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历史的、自然的孕育、形成、发展和完善进程。
这一重大理念是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辩证法。早在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即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在这里,“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抽象的、辩证的、升华了的哲学范畴。其实质就是正确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这一重大理念又是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这就是说,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坚定不移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之路,走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共赢共生之路,走好“越保护、越发展”的绿色发展闭合圈之路。
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曾经达到农业文化的最高成就,对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当今中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性、创造性地写入了宪法,而且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社会新的绿色发展观。在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大理念指引下,我们把“绿水青山”作为生态要素,引入“金山银山”的生产力范畴,强调环境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以“绿色生产力”的崭新范畴,奠定了推动人类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的力量之石,形成了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绿色生产力观。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来源于自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史始终受“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历史规律支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与一切生物、生命的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样,实质上不可分割。自然是人类衣食之母,是人类社会永续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襁褓,必须像尊重父母、孝敬父母一样尊重自然、礼敬自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5页)。
自然优先于人类存在,有其自身运行规律。先贤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始终饱含着顺应自然和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的生态智慧,强调道法自然,不违农时,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以使万物生生不息、循环往复、革故鼎新。自然界按照自然规律自我维持、自我组织,以其独特的形式表达自己,人类必须要顺应自然。
在新阶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非常迫切的战略性要求,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全面维护整个生态系统,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工业文明强调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征服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尽管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但也造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破坏的生态系统性、区域性、全球性危机。“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包括一切生物在内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人类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们必须把维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上升为人与一切地球生命系统的共存共生高度,尊重和敬畏生命,顺应和保护自然,守护地球的生命力。必须将人的活动同遵循自然规律、维护整个“生”的系统联系起来。倡导适度消费,崇尚简朴生活,反对奢侈浪费。要以更高的道德关怀和人性力量,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内化为人与一切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互相热爱。必须构建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一致、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的生态文化体系,发展生生不息的自然哲学,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型使用,是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上尤其要确立这个观点。如果竭泽而渔,最后必然是什么鱼也没有了。上世纪80年代初,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就明确宣布环境保护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项基本保证条件和战略任务。2018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修正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重申了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指出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当前一段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在工业文明模式下,崇尚技术引领、效用为先,总以为能够以一物刺激一物、一物降一物,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不断扩大社会大生产,污染治理也不例外,其结果是造成更大的污染。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0页)。在生态文明模式下,我们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之路,首当其冲就是着眼整个自然系统,探求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素,始终把整个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生态化作为实现和确保生产活动结果绿色化和生态化的途径、约束和保障。其核心,就在于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即在资源上把节约放在首位,在环境上把保护放在首位,在生态上以自然恢复为主,以“自然—社会—经济”复杂巨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标,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与生物生长的规律为依据,构筑现代产业发展体系。这也就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在“十四五”时期,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努力推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生物科技、清洁能源、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一批战略性新兴新型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科技发展更加注重绿色化、健康化、智能化,更加注重低能耗、高效能的绿色技术与产品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可以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就在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不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就无法实现战略性突破,就无法使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经济性、成长性和未来性。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必须以创新、应用、推广一批绿色核心技术为突破口,发展新技术、转化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内在逻辑一致、相辅相成的。无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是走绿色低碳发展和走高质量发展竞合之路的理念先导和基本遵循。
(作者:黄承梁,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论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