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发力点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抓住“十四五”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必然性,深刻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和深层次变革,认识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历史必然性和发力点,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民营企业力量。

  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对发展问题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是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为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战略指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新发展格局具有三层逻辑。

  一是有内有外。“双循环”不是国内经济的单循环,不是对外“脱钩”,不是人为割裂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更不是“闭关锁国”。

  二是以内为主。“双循环”不是等量齐观的,要以内为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要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激发有效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实现稳健的国内大循环打造经济运行的“稳定器”,以国内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国际变化的不确定性。国内循环不是每个地方都搞自我小循环,而是要破除区域行政壁垒、建立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

  三是内外联动。内循环和外循环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两个循环犹如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共同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动力。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要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带动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以更高水平的国际循环推动国内循环升级。

  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实现五大转变。一是从出口导向、被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转向基于内需、主动选择经济全球化,更好掌握对外开放主动权;二是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三是从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到统筹发展与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四是从过度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人口数量红利到更多依靠人才及人力资源红利,建设人才强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五是转向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深化以打通要素市场为主的改革。

  一是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风险增加,内需是我国新发展格局的确定性所在。超大规模市场是联通国内国际市场、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优势。要扩大内需、不断激发消费潜能和推动消费升级,利用超大规模市场来形成战略竞争力,同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是以创新驱动为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具备自主性、自卫力和竞争力的前提条件。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循环体系,首先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我们既要有“0—1”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又要有“1—100”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要改变以要素—投资为主的驱动发展模式,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未来5年将基础研究投入占比由5%提高到15%左右的水平,并逐步提高。

  三是以安全发展为底线思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如果安全的问题无法得到根本的保障,不仅会让当下的发展进程受制于人,使未来的发展前景不明朗,而且也不利于巩固过去的发展成果。大国经济崛起需要构建安全、可控、富有弹性韧性的经济体系。近期的安全问题是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安全问题,而远期的内循环安全则应该高度重视超低生育率下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经济安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两件大事,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互为条件、彼此支撑。

  四是以人才及人力资源红利为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口是“双循环”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首要动力来自庞大的人口数量红利。未来,“老龄化”与“少子化”叠加是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是促进“双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端科研人才。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强化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对劳动人口技能持续提升的赋能作用,增强人才供给规模与结构对新发展格局需求的适应性。

  五是以政府和市场协同作用为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双循环”意味着国民经济循环中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要畅通起来,需要以高标准的市场体系为保障。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要素价格由市场决定,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充分循环,激发内循环活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共同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在畅通重在安全

  要通过改革开放,弥补循环过程中的基础产业效率不高、城乡关系不协调、中等收入群体不大、人口减速过快、国际循环受制于人等短板,围绕畅通“堵点”、治理“痛点”、连通“断点”、化解“风险点”发力,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第一,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形成创新力更强、附加值更高、安全性更可靠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让数据要素潜能充分释放。供需有效匹配和高效平衡是实现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前提。要依托国内市场的发展环境,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打造国内市场内生动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发展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要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大力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努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等,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城乡互惠互动机制,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第三,发展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和都市圈,构建区域协调、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城镇化要改变“一市独大”的“头重脚轻”的失衡局面。一方面要推动网络型城镇化,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另一方面要推动据点式城镇化,推动以县城和城市郊区为载体的城镇化,大力培育新生中小城市。要以“两新一重”特别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

  第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把“零碳经济”的理念和举措嵌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进程,明确生态红线。要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鼓励绿色生产和消费,发展和完善绿色金融、绿色财税体系。完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领域的体制机制,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带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进一步强化公共监督和制度约束机制建设,为绿色发展提供保障。

  第五,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我国约有4亿中等收入人口,绝对规模世界最大。要通过深化改革破除阻碍有效需求潜力释放的各类因素。要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不断提升就业质量。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优化分配结构,完善再分配的制度设计,实现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使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掘扩大消费的空间。我国有3亿农民工,解决好他们及其家庭的就业、就学及民生保障,将释放出巨大的需求潜力。

  第六,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内生强循环主动选择和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好掌握对外开放主动权。要处理好自主和开放的关系,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努力参与各种双边、区域与全球性多边合作,维护与全球价值链的多元联动,积极发展新的贸易伙伴和新兴市场,推进贸易创新发展,在互惠开放中实现包容性增长。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使我国成为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实现经济循环安全稳定畅通,要求民营企业抓住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提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推动企业向依靠制度和规则的现代化治理转变,用制度激发人才的创新动力;坚持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实现技术的经济价值,将企业核心竞争力转换为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保障企业创新可持续发展;坚持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相结合,深化产融结合,优化创新链与产业链布局;坚持生产组织创新与市场创新相结合,持续完善生产模式,开拓市场新空间;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相结合,在“自主可控”和“合作共赢”中加快技术迭代升级。

  (作者:政武经

上一篇:持续用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
下一篇:在法治建设中贯彻落实好“十一个坚持”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