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现实路径

  作者:张晓静、庄芮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主动推进的中长期经济格局再定位,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本地化、区域化、分散化趋势凸显,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与此同时,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下降4.4%。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我国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7%,主要指标增速由负转正。

  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明确“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要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意味着我们首先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在发挥国内市场优势的基础上,继续推动与各国的分工合作、互利共赢,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需要看到,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当前条件下,尤其需要找到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现实路径,以国内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确定性,来有效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

  一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改善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的治本之策,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持续提升,对解决供需不平衡不匹配、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大有裨益。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需要我们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有效消除国内经济循环目前存在的诸多堵点、淤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扩大内需,是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积蓄发展动能、对冲世界经济下行风险的必然要求。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消费升级方兴未艾。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全球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更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将我国内需潜力大、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切实发挥出来。

  三是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能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而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积极畅通国内循环,尤其需要畅通要素流动渠道,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同时,需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政府调节与监管,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

  四是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国内进一步提振消费、扩大投资,有助于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具体来看,需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公正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切实发力。

  五是不断巩固和深化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数字经济具有技术创新、产业融合、绿色发展、信息共享等显著特征,发展壮大数字经济与我国经济社会现阶段的发展规律相适应,亦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当前,数字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如火如荼,一些发达国家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将有助于更好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继续出台务实管用的支持政策,营造有利于数字经济规范有序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有效解决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短缺等问题,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六是积极构建区域生产网络。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对此,我们要审时度势,积极构建区域生产网络。一方面,我国仍保持着较强的产业链集群优势,可以吸引更多跨国高技术产业、高技术环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到中国布局;另一方面,要构建“以我为主”的全球供应链布局,积极构建与跨国公司更为紧密和稳定的供应链关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特别是要抓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新的地区生产网络,加强跨境创新网络建设,为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助力。

上一篇:五年规划:“中国之治”的独特优势
下一篇:我国重大决策部署执行力为什么强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