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 渠占辉
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已载入《党章》和《宪法》,集中反映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等文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文化“日用而不觉”,潜移默化影响着党内政治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出发,郑重提出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讲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与以往唯心主义的文化观不同,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文化观,实现了文化理论的历史嬗变,成为无产阶级政党推进文化建设、文化创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从人类生存的前提即从人的生存方式来阐释文化观,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一切认识活动和思想文化产生的基础。以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进一步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依据唯物史观,党的政治生活实践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实践源泉,而党内政治文化一经形成即具有相对独立性价值,对党的政治生活实践起着强大的价值引领作用。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引领中国发展方向,始终用正确的纲领章程、方针政策、宗旨目标、价值取向教育、熏陶广大党员,引导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坚定信心跟党走、坚定信念不动摇,涌现出无数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优秀共产党人,形成了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疫精神等革命文化,以及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为主导的优秀党内政治文化。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借鉴人类文明先进文化,壮大党内政治文化的根基,将党长期积淀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党员的共识和政治认同,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其次,构建先进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还要同有害政治文化作坚决斗争。当前,党的建设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以及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不可否认,受社会经济转型的影响,一部分党员迷失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一个政党的变质始于党内政治文化的变质,一个政党的腐朽始于党内政治文化的腐朽,可以说,党内政治文化是否积极进步、是否先进健康,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夯实理想信念的压舱石,不断创新教育的载体、形式、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强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引导广大党员坚守共产党人价值观,抵制有害政治文化的侵袭,激浊扬清、扶正祛邪,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
再次,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新时代催生新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新课题,翻开了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新篇章。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应在继承传统中弘扬党内政治文化,在开放交流中丰富发展党内政治文化,自觉地把政治文化建设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密结合,用先进政治文化引导全党端正政治思想、强化政治认同、凝聚党心民心,促进党的建设由“关键少数”向基层党员拓展,使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