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既要看量化指标,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文章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
笔者认为,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定量分析侧重用“数据说话”
定量分析侧重用“数据说话”,其精髓在于科学准确。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小康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具体量化指标规定。由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在时间节点上是一致的,可以说,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任务,也就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世纪以来的20年,中国实现了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演进,运用定量分析,可以精确地考量和反映这些年来小康的进程、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与变化。
就脱贫而言,2013—2016年我国贫困人口每年减少超过1000万人,这样的脱贫速度有理有据地“数说”着取得的辉煌成就。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定量分析的运用更是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一文就用量化数据来“摆事实”,列举了我国经济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类发展指数、城镇化率、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人均预期寿命、农村居民接入电力的比例以及饮用安全水源的人口比例等大量数据,从横向国际比较与纵向历史进步来论证“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判断。
量化分析还有助于我们摸清发展中的“短板”和底数,为决策规划提供重要依据。文章分析指出,“目前的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分别占40.7%、20.2%,65岁以上贫困老人占18.5%,多数不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和条件。”基于这些量化分析数据,中央在扶贫攻坚阶段即把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老弱病残作为重点人群,提出了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做到“应保尽保”。
定性分析主要进行"质"的把握
“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认可不认可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指标。”全面小康社会是否建成,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他们的感受最直接。所以,对全面小康进行定性分析需要从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入手。就扶贫而言,具体收入数额仅仅是脱贫的量化参数,而“两不愁三保障”才是脱贫与否的形象表达,反映的是贫困人口的实际生活状态。
今年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讲起他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的真实感受,“前几年去,沿途山路颠颠簸簸,进了村坑坑洼洼,晴天尘土满鞋,雨天道路泥泞,贫困户房子破破烂烂、有的家徒四壁,一些贫困群众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不少孩子没有上学或中途辍学,很多人生病基本靠扛,看了心里确实很沉重。这几年,我再去一些贫困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道路平坦通畅,新房子一片连着一片,贫困群众吃穿不成问题。看到群众脸上洋溢着真诚淳朴的笑容,我心里非常高兴。”习近平总书记用“看得见”的变化来说明脱贫的成绩,这种定性判断“活化”了量化指标,令人信服。定性分析往往可以通过感性判断来弥补量化数据的抽象,增强感官的认知认同。
综合运用量化指标与定性判断,实现理论实际相印证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不是一句空话,需要经得起历史与实践的检验。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得出客观真实的结论来。做好定量分析,可以增强精准识别度,清醒判断小康社会的进度与饱和度,也可以如实反映仍然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帮助我们瞄准和聚焦重点难点工作。通过一组组简明清晰的指标数据,中国向世界诠释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精彩,世人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小康中国”的水准,达到“有图有表有真相”的效果。而定性分析对于鉴定和判别事物属性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可以更好地展现小康社会的品质与成色。
相对而言,这种质的判断更直接,属于“观感”评价,类似于“情景剧”,直面的是百姓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的改善,它用一帧帧活色生香的生活画卷展现出“小康中国”的变化。这些年,随着中国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昂步挺进,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指标不断向好,而老百姓也亲身感受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从愁吃愁穿到吃得好、吃得绿色健康,穿得美丽时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强烈。总之,只有当量化分析与质的判断形成一致,我们所达到的全面小康社会才是有说服力的、才是我们所期待的、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幸福小康。
(作者张瑞敏,系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分中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