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发布时间:2020-08-04 浏览次数:610次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依然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通篇贯穿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其中,第四个专题更是明确聚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包含了丰富的理论内涵,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我们党成立之初,就强调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服务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的期待和追求作为发展的根本方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鲜明宣示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要求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过去,我们主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开始要着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要在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等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
为此,必须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发展中的各种重大关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益。“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将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作为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和执着追求。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并依靠人民的力量完成了各个阶段的任务。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可以依靠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依然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为此,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一句话,要注重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
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新时代,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为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其正确与否也需回到实践中去检验。这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获得感”的提出,使“人民检验”有了更形象的衡量指标。它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把解决人民群众的突出问题作为重要目标,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记在心里,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
总之,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们才能交出不负时代的合格答卷。
(作者杜仕菊,为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