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这就要求工作中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二是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三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现阶段,要把握好“三对关系”,就需要辩证地看待全面小康与脱贫攻坚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思路。就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而言,需要有以下几点明确认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成效比当初预期的还要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国情,从综合发展指标、人民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多方面、多角度充分论证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的重要成果。整体目标讲求宏观全面,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坐标位。牢牢把握整体目标,就是从全局上把握事物的联系,立足于全面,统筹兼顾各方,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全面小康的核心指标都是硬杠杠,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判断,意味着我国第一个百年目标理想即将成为现实,其意义深远。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将变为现实,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不是人人同步同等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整体稳中向好,取得了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优异成绩,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优等生”。但是,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过上同样的平均式的小康生活。我国文化风俗、发展基础千差万别,实现每个个体目标完全均等发展显然是不现实的。就目前而言,在小康生活的实现程度上,如果生硬地用一把标尺来丈量每一个个体,很可能会得出不平等不公正的错误结论来。因此,在制定个体发展目标时,大到一个地区、一个省、一个县,小到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家庭、一个贫困人口,都要量体裁衣、设定客观实际的“小目标”;要避免好高骛远、盲目攀比,防止不切实际吊高胃口。譬如就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阶段而言,各地区的工作目标就应各有侧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要继续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啃下硬骨头、完成硬任务。发展水平较高的一些东部地区,要走在前面,向更高目标进军。
补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在小康目标上,既不搞一刀切、整齐划一,也要坚持底线目标、底线思维。毕竟整体目标具有长远性,全局性,事关国家发展战略。同时,整体目标又是所有个体目标的集合与有机构成体,表达的是一个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为了更好地实现整体目标,就需要在一个个个体目标上下真功夫,补短板、抓重点、强弱项,不能把整体和个体目标对立、割裂开来。现阶段,我国一些贫困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难度还较大。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的讲话中,对脱贫攻坚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要求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达了党带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意志和决心。
每一个个体目标都是检验小康社会成色的试金石,脱贫攻坚中不能只讲整体目标的光鲜数字,不谈或少谈实现个体目标的困难。只有跑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目标,才能让每一个中国人分享到全面小康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张瑞敏,系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分中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