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探索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探索

       在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距离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恰好过去了四年。四年间,从中央到地方,媒体融合均呈现出一种轰轰烈烈、不可阻挡之势,特别是2018年以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是进入提速阶段。那么,如何才能建设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通宣传思想工作中至关重要的“最后一公里”,就成为摆在广大基层媒体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

       媒体融合,既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战略,也是媒体自身发展需求。从国家层面来看,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已经日益成为思想舆论的主战场,如果不加速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把主流媒体的影响力积极向网络空间延展、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就有可能危及意识形态安全和执政安全;从媒体自身发展需求来看,新兴媒体对广大受众的快速吸引和巨大影响力,已经严重威胁到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而县一级媒体由于大多体量小、影响力弱,受到的冲击也更为明显。有媒体人认为:“县级媒体融合是未来的重大机遇,如果主流媒体没有抓住这次机遇,就再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全国各县媒体在融合的道路上,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尝试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特点。

       在北京,随着2018年7月21日海淀区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全市16个区融媒体中心均已宣告成立,建设速度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北京市希望通过“下定一个决心、创造一个条件、建好一支队伍、聚合一个平台、探索一个机制、再造一个流程”,切实加快区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从简单相“加”到真正相“融”,最终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达到聚合共振效果。

       各区采取的措施大致相同,将所辖的报纸、电视、广播、网站、两微一端以及第三方平台账号等媒体资源,参照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模式,实现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效果。同时,普遍借助“外脑”,与中央、市属媒体和互联网公司强强联合,或与区域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广泛合作关系。

       以海淀区融媒体中心为例。一是建立云端指挥调度平台,将原报纸、电视、新媒体三套策采编发流程整合为一套,通过区情综合研判、新闻线索汇总、选题上报审核、记者编辑调度、媒体协同跟进、稿件分级审核、确定播发平台等流程,将各媒原本分散的重大选题策划、采编指挥调度统一整合起来。二是充分发挥区域互联网科技资源优势,成立“百度融媒体工作室”等9家融媒体工作室,同时联合驻区重点互联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成立中关村媒体融合发展联盟,整合区域资源,深化宣传协同,引导网络流量,拓宽传播渠道,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媒体传播优势。

       在全国其他省市,江西省按照省、市、县三级部署,以江西日报社为龙头,依托“赣鄱云”平台,在全省建设了24个县(市、区)级“中央厨房”。通过不同级别层层授权,使加入“赣鄱云”平台的江西省各地融媒体中心,在“一张网”内实现数据共享、技术共享、用户共享。

       在四川,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为龙头,推出了打破区域、行业界限,覆盖全省各县(市、区)的融媒体“中央厨房”——“四川云”。在互联互通的同时,“四川云”还积极整合市政服务、交通出行、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信息资源,以搭建“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奔波”的全省“政务通”平台。

       有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县级媒体融合的普及率比较高,从拥有平台的数量看,拥有四种类型的达21%,拥有三种类型的达39%,拥有两种类型的达25%,拥有一种类型的是9%。从平台类型上看,最高的是微信公众平台,达到87.54%,而客户端建设则差强人意,仅有30.96%。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合”易“融”难。县级融媒体中心或是由过去的几家传统媒体合并而成,或是在原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建设新兴媒体。其中,较为复杂的是由几家独立的传统媒体合并而来的融媒体中心,每家都原有一套班子和人马,还有互不相通的工作流程,需要对机构设置、岗位分工、绩效考核、人员隶属等问题进行重新梳理,统筹协调。如果处置不当,极有可能仅仅是形式上融合,仍旧是不同媒体机构各自为政、互不相干,必然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阵痛和磨合期,才能走出混乱、实现真正融合。其次,即使是由一家媒体发展壮大起来的融媒体中心,也有可能是传统采编部门与新媒体部各是两条平行线,你忙你的,我干我的,仍然是“你是你,我是我”,互不相融。

       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危机意识不足。新兴媒体有自身发展特点和独特话语体系,在技术手段和传播时效的要求上,也和传统媒体有很大区别。融媒体建设,最主要的就是要融思想、融方法、融手段。但对传统媒体的同志,特别是管理团队来说,还有些人仍然四平八稳,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以为然,认为传统媒体才是端得上桌面的正餐,报纸就是报纸,电视还是电视,正统地位一时难以被撼动,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己关系不大,甚至即使要改,也没有那么迫切。如此因循守旧、瞻前顾后下去,恐怕只会错过互联网飞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的良机,失去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最佳时间窗口。

       创新思想、手段和方法欠缺。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就是要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关注的核心仍然是内容生产,以优质的传播内容吸引受众,手段和方法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目前,虽然县级融媒体中心基本上都建立了新闻网站,并且开设了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甚至开设了时下很火爆的抖音号,有条件的还开发了客户端,貌似在传统播发平台之外大大拓展了互联网传播渠道,但不少地方还只是停留在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真正优质产品少,内容上还缺乏吸引力,缺少互联网元素和新媒体特征,报道方式、表现手法和技术手段相对陈旧,缺乏脑洞大开的创新。

       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几点建议

       切实做到变“合”为“融”。“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可以说,目前大多数县级融媒体中心都还处在“合”的阶段,要想尽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必须根据融媒体的运营特点,彻底打乱原有的机构设置、人员隶属,再造一个全新的流程。

       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人员构成,通常来自于区域内原有的报纸、电视和网站,他们原本分属不同媒体以及下设部门。合并之后,如果仍然基本按原有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隶属来分配,只是做一个粗线条的调整,那么多年之后,恐怕仍旧是“你是你、我是我”。

       媒体融合的前提,关键是对人的有序整合。人员隶属关系,必须按照融媒体中心再造的生产流程,全部打乱,根据个人和岗位的适配度进行一个重新组合。例如,融媒体中心可设立一个大的采访部,其中的记者,可以有来自于报纸的,也有网站的,更可以是原广电的。融合之后,他们就都是融媒体中心采访部的全媒体记者,只是根据最终的播发平台,来决定是采用文字、图片还是视频的形式进行报道。

       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好人的融合问题,共同树立起全局“一盘棋”的观念,才能最终做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媒体融合,管理团队必须带头换思想。要想抓好融合,必须抓住管理团队,以确保融合发展的步伐向着正确方向进。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必须要有一个拥有创新思想的管理团队。

       大多数县级融媒体中心,在融合之初,首先做的就是一个简单“合并”,这就意味着要对原有管理团队人员的消化、转型,也必然会带来思想动荡、人心不稳。而这些原传统媒体的管理人员,在各自采编队伍中往往有不小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这就要求上级管理部门能够拿出有效措施,鼓励富余的管理人员积极转型;同时管理人员自身,要能够抛开级别、待遇的顾虑,以全新的理念和姿态投入到融媒体建设中去,以赢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此外,面对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和手段,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管理团队,必须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通过融合发展特别是网络新媒体中获得新动能,才能形成满足新需求、赢得新市场的能力,才能打破固有思维的束缚、创新思路,带领大家在重重包围中找出一条新路。有调研发现,凡是日子过得好、成功突围的县级媒体,背后往往有一个敢想、敢干、强有力的管理团队,通过有效的融媒体传播,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认可,也从宣传成效中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用互联网思维办好融媒体。媒体融合的核心是互联网思维,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思维,尽可能融合一切新兴媒体手段,为我所用。

       一要树立用户至上意识,用户兴趣在哪里,舆论阵地就在哪里,融媒体产品就跟进到哪里。通过全媒体运作、全终端覆盖,使各种报道资源充分共享、新闻要素深度融合、不同媒介联合作战,从而实现传播次日效果的最大化。

       二是要泛媒体化经营,做实做好“新闻+政务+服务”这篇大文章,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认真做好新闻与政务及服务的结合。

       可以通过做好新闻,来更好地聚合政务、服务资源。一个好的新闻报道,必定是内容为王,因形式和手法新颖而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从而拉近与本地群众的距离,便于政务和服务的开展;再通过做好政务和服务,提升媒体服务能力,更多地赢得当地群众的信任,产生更大的媒体公信力,进一步拓展市场资源,最终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反过来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

       新媒体时代为县级基层媒体带来了巨大挑战,更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县级融媒体中心只有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通过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个包括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矩阵的全媒体传播平台,以更加优质、丰富的融媒体产品,去吸引口味多变的受众群体,才能最终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守住乃至拓展媒体传播的“最后一公里”这个关键性的舆论阵地。

       作者张庆洁,系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

上一篇:在伟大斗争实践中增强斗争本领
下一篇: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现状、问题及路径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