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习近平政治经济学: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发展 新境界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次亮相。作为指导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应如何正确把握其理论内涵?其内在逻辑和方法论是怎样的?本期我们将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特别强调了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和要求,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键,而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又可分为两部分内容:

对规律性成果高度总结

认识以往历史实践

对我国历史发展实践进行政治经济学高度的总结,使人们能更深刻地认识以往的历史实践。

例如,揭示计划经济时期所特有的积累方式,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计划经济的运作方式和历史作用,也会加深对现行市场经济的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要实现工业化,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其难点不在于如何规划发展领域,而在于如何积累工业化初始资本。早期西方发达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掠夺殖民地资源,来加速原始积累。而我们不能这样做,我国当时只有通过计划经济来实现工业化初始资本积累。表面上,计划经济是资源配置方式,但实质上,计划经济更主要的是一种利益调节机制。我们通过这一机制,从农业和传统工业积累了工业化所必需的初始资本。

其中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积累,主要是通过统购统销制度来实现,本质是国家通过低价收购粮食等农产品,保证了城市的低物价、低工资,进而实现了工业较高利润,推动了工业发展。在工业系统,国家将企业利润和折旧等经济剩余汇集起来,投入到国家工业体系建设中去。当时,有些重要产品是中央直接管的,对大量一般产品,中央计划是管不到的,由各级地方政府来管,但地方对经济剩余必须遵守中央统一管理和严格纪律,例如,不能随便提高工资。

经过近30年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工业产值已占总产值的75%,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不仅建立了机械、电子、能源、化工、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重要产业部门,而且还完成“两弹一星”等高科技工程,甚至还清了内外债务,为我国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计划经济虽积累了工业化的初始资本,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社会矛盾,在统购统销的低价政策下,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不可避免受到严重影响;在工业企业经济剩余被抽走后,企业丧失了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条件,生产设备普遍陈旧落后。农业和轻工业落后、农产品和工业消费品匮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慢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工业体系基本建成后,需要调整和改革经济管理模式,发展市场经济。

为经济发展指明正确方向

解析现行政策方针

要对现行主要经济政策进行政治经济学的深度解析,这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党中央的政策方针,保证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非常重要。

例如,党中央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和供给侧改革方针,其政治经济学内涵就非常丰富,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领会。供给和需求是人类经济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对关系,而其内在的核心关系又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是消费的源泉和根据,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结果。生产和消费是人类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它不仅是社会再生产中两个基本环节,也是人作为生物体自然再生产的关键要素。不仅人类,所有生物都存在生存能力(生产)与生存需要(消费)的关系。

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是第一性的,是起决定作用的。这是因为:第一,最初人与动物的分化,不是发生在消费环节,而是发生在生产环节。正是原始人在生产中的智力活动,使人具有了创造性劳动能力,发明并使用了生产工具,从而使人从动物中分离出来。第二,单纯提高“消费”不能改变动物的本质特征。例如,动物在自然条件好提高“消费”时,只会引起种群的扩大,不会引起动物生存能力(生产)变化。第三,人的生产水平,决定了消费的品种、质量和数量。可以说,生产和供给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需要我们下更大功夫在这方面进行改革和工作。而决定生产发展的本质力量在于劳动的进步,劳动又可分为重复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重复性劳动在扩大再生产上表现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在经济积累上表现为资本积累;而创造性劳动则表现为内涵扩大再生产和智力积累。劳动的这种差别,对社会生产或供给的量与质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党中央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和供给侧改革方针,是一个有机整体,为我们观察经济活动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重复性劳动在企业生产中表现为引进和复制别人的生产方式,由于自己创新的东西不多,增长只能靠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其增长能量依赖于压低工资和消费的货币资本积累,它会引起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引起生产过剩,只有通过扩大出口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增长方式的好处是,只要条件具备,增长会很快。例如,我国钢产量在这30多年增加了20多倍,达到约8亿吨,这里有技术进步因素,但主要还是外延扩张。但是,随着经济外延扩张,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劳动力、资源、土地等生产要素供需矛盾逐步加剧,成本不断上升,产品出口困难增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到一定程度,增长瓶颈就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速就会下降,并带来许多负面问题。这就是我们当前主要经济特征和问题。

而创造性劳动则引起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增长能量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的智力积累,它具有无限增长潜力。科技创新引起的分工和专业化,又使劳动者在生产中地位提高,收入增加。过去,在资本积累时代,若提高工人收入,效益就会下降,因为工人的收入增加,意味着成本上升。但是,在智力积累下,人是作为创造性主体参与生产过程,适度提高收入,不仅不会抑制增长,反而能刺激创新。同时,内涵扩大再生产,也不是主要表现在产品数量增加上,而是体现在产品质量和性能提高上。因此,智力积累对生产数量影响减少,市场趋于稳定,经济趋于良性发展。

党中央提出创新驱动战略和供给侧改革方针,不仅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关键与核心问题,为经济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也极大丰富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上一篇:以法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下一篇:习近平政治经济学的辩证方法论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