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战“疫”说理】在全球战“疫”背景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丨学者聚焦系列文章(46)

【战“疫”说理】在全球战“疫”背景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这既是对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的重大威胁,也是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挑战。为有效面对这一严峻考验,必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团结合作之力战胜疫情,维护全人类共同家园。

推动思想理念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科学的理念,它是对生产力普遍发展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基础上真实关系的表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再次表明人类正生活在同一地球村,生活在历史与现实交汇同一时空中,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大家休戚与共,无人能置身事外。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具体的理念,它包括基于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对话和结伴的政治观”;基于各国追求自身利益同时兼顾他国利益、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合作共赢的利益观”;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威胁的“多种安全的新安全观”;基于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倡导文明共存的“包容互鉴的文明观”;基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这是关乎人类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关系到人类作为物种存续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问题的理念。

推动具体行动构建

当前,各国正面临重大疫情挑战,人们唯有团结合作,在共同行动中才能实现联合、达成统一、形成合力、化解重大公共卫生危机。首先,要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相较于以往,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一场全球大考验,世界各国必须采取共同行动。二十国成员要携手共进,具体来看,要加强信息分享,开展药物、疫苗研发、防疫合作,有效防止疫情跨境传播,携手帮助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能力等等。

其次,要群策群力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稳定。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当务之急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呼吁二十国集团成员采取共同举措“减免关税、取消壁垒、畅通贸易”。具体来看,需要各国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实施有力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各国货币汇率基本稳定;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更好发挥中国在全球团结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团结合作进程中,中国一直发挥着并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首倡者和推动者。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在国际社会落地生根,并持续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首次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明确写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等。当前,结合战“疫”进展,中国继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元首外交,中国领导人同数十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频频互动,同国国际组织和重要基金会负责人不断沟通。通过会谈会见、电话沟通等形式不断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各方团结合作、共克时艰。国际社会更直观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方面的贡献和担当,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应对疫情风险挑战,共建人类美好家园,逐渐成为共识。

中国是更是人类命运共同理念的践行者。通过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等重大举措,中国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落到实处。本着“世界好,中国才好;中国好,世界更好”,中国努力推进国家间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合作。聚力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扩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及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以切实行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做出突出贡献,与全球多个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防控治疗经验、技术、方案,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支持和帮助,提供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等在内的医疗物资援助等,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团结合作精神,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重大传染性疾病一直是人类敌人,人类文明史既是一场与疾病的抗争史,也是一部全球交融交往团结合作的进步史。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性问题呼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战“疫”实践表明:唯有团结合作,才能驱散病魔;只要命运与共,就能共克时艰。世界各国只有团结起来,凝聚起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人民的共识,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们对安全健康和谐文明等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变成现实。

(作者:张秀芹  系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学科负责人。本文为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委员会课题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三结合’运行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JGWXJCZY201704)

上一篇:推动民生保障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下一篇:深入把握精准施策的内涵要义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