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人民日报整版观察:解码我国国家制度的显著优势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也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为帮助广大读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本报观察版自今日起刊发“解码显著优势”系列专版。今天刊发的3篇文章,围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什么具有显著优势、如何在深刻认识显著优势中增强制度自信、怎样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等问题进行探讨。

深刻把握显著优势的根源(人民观察)

陈金龙

核心阅读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关于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基本原理,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这是其具有显著优势的一个重要源泉。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好不好、优越不优越,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从13个方面系统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深刻揭示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什么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讲清楚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源自何处。

源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

从根本上说,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优势源于理论优势。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关于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基本原理,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科学理论告诉我们,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要坚持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党科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推进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正确分析矛盾,克服极端化、片面化,运用辩证思维,既明确必须牢牢坚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则,又部署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坚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衔接,统筹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坚持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的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从而让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一科学理论表明,建设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要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全面把握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我们党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引,让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仅适应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且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通过不断完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在坚持和完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我们党牢牢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事实表明,正是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才能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科学性与人民性有机统一,从而具有显著优势。

源自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这是其具有显著优势的一个重要源泉。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在几千年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例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等等。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形成和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提供了深厚文化根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等,开创性地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积极推进党的领导体制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军事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的活力和效率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我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的制度演变、制度创新,特别是深入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并将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上升为制度。同时,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把握新时代改革开放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这一新的内涵和特点,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提供了坚强保障。

源自深得人民拥护

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好不好,关键要从基本国情来认识,用实践效果来检验,以人民感受来衡量。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好不好、优越不优越,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国家制度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能够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伟大实践,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注重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及时回应人民需求和关切。“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79亿元、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19年接近100万亿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长期保持国家政治和社会大局稳定。2018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实现全民医保。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保障我国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体现了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深得人民拥护,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党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因而具有显著优势。

时代在不断发展,实践在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不断增长。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时代国家治理的新任务新要求,只有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才能不断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并在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坚定制度自信。

(作者为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显著优势强化制度自信(大家手笔)

颜晓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系统概括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内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是在近代以来艰辛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在我们党带领人民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从根本上说,归因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社会活力增强提供广阔空间。历史和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制度自信。制度自信是在历史、国际、实践的比较中增强的,是在人民的拥护支持中巩固的,是在制度逐步完善、成熟、定型中提升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基本依据。我们要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这些显著优势,为制度自信夯实基础、打牢根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就是从制度建设和制度实践层面固本强基、坚定制度自信的过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充分彰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优势充分发挥,制度自信也随之增强。同时应当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尚未成熟定型,需要不断发展完善。通过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激发制度活力,不断赋予治理体系新的生机和活力,就能不断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治理能力转化为治理实效,又会成为坚定制度自信的新动力。

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要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新时代改革开放能否取得成功,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和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关系到制度自信能否巩固和增强。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强大牵引,增强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自觉性,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必将不断坚定我们的制度自信。

《决定》第一次系统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对制度建设进行总体谋划、系统安排,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与治理效能的增强。制度自信源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的最有力证明,也将为制度自信提供最有力支持。

制度自信的核心问题,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矢志不渝的信念,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不移的信仰。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与党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宏观视野和总体构建出发回答好这个“百年之问”。《决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这赋予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以初心和使命这一灵魂,将党的思想建设与党的制度建设统一起来。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基地研究员)

激发制度活力 创造制度动力 形成制度合力

让整个制度系统得到充分优化(大势所趋)

宇文利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所在,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所在。充分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探索和开创的。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中排在第一位。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应对大变局、把握关键期,都需要充分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尤其要把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发挥好。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大部署,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包括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充分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就要把制度和治理体系扎扎实实建立在社会生产、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贯彻落实到我国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着力处理好制度和治理体系内部组织结构、价值目标与功能耦合的关系,处理好结构优势、功能优势的关系,找到具体制度机制之间的结合点与平衡点,解决好不同制度机制之间协调配合问题,最大程度激发制度活力、创造制度动力、形成制度合力,让整个制度系统得到充分优化、各项制度的价值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不断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充分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习近平同志强调,“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事实证明,只有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才能充分发掘制度潜力、发挥制度优势,推动中国之“制”更好转化为中国之“治”。首先,发挥制度对发展目标的保障功能,以提升制度执行力确保发展目标如期实现。其次,依据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对治理实践的规范、支撑、导向、引领和保障作用。再次,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水平。领导干部是制度执行的主体,是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学好制度、用好制度,坚定制度自信,不断提高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能力,努力提升执行制度的能力,带动各方面共同努力,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让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为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上一篇: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下一篇:深刻把握显著优势的根源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