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文艺评论周刊·美术评论】
我们的文艺为谁服务?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这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已经明确的问题,却容易使人在认识上和实践中迷失方向、发生偏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脱离了人民群众,文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文艺要植根于人民之中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社会主义文艺因人民而产生、而存在、而发展,其价值、地位和意义由人民赋予。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当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感受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真正沉下心来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生活形态、思想感情,以及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
体验生活不是去当看客,更不是去当老爷,而是要不怕辛苦,以饱满的热情走边疆、进哨所,访老区、赴灾区,到厂矿、入农家,用丰富的文化艺术反映城乡的可喜变化,展示各族人民的崭新风貌,讴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愿望,创作出“带着露珠、冒着热气、散发着泥土芬芳、闻得见汗水味道”的优秀作品。
回顾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留下的辉煌篇章和不朽之作,无不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民。从以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为代表的新金陵画派两万三千里写生,提出“时代变了,笔墨不能不变”的口号,到以赵望云、石鲁、何海霞为首打造的长安画派,以“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为宗旨;还是如赵望云的《雪天驮远图》,谢瑞阶的《黄河三门峡地质勘探工程》,方增先的《洪荒风雪》,石鲁的《转战陕北》,叶浅予的《北平解放》,吴镜汀的《秦岭大地》,蒋兆和的《给爷爷读报》,李斛的《女民警》,亚明的《滚炉前》,刘文西的《祖孙四代》,钱松岩的《常熟田》,谢之光的《万吨水压机》,杨之光的《矿山新兵》,宋文治的《山川巨变》,谢之光、程十发、张桂铭的《造船组画》,吴作人的《戈壁行》,周思聪的《人民和总理》,董希文的《千年土地翻了身》,吴冠中的《太湖鹅群》等等,这些大师名家,这些扛鼎力作,哪一件不是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生活?
如今之所以出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指出的“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切实摆正位置,只求表面的热热闹闹,在人民面前总是端着名人、学者、艺术家的架子,有的甚至是走过场,应付了事。更有甚者,下基层还想着享受。而过去的艺术家深入生活是自带钱粮,吃住在老乡家,一起下地,一起干农活,到矿区就和工人兄弟吃住在一起,下矿井,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寻找着创作的素材,在工作之余,甚至深夜在油灯下进行创作。他们以人民为友,以人民为师,创作出那一幅幅不朽之作,是有根、有源、有魂的,是有着精神内涵、记录着时代风貌的。这些作品之所以能永载史册,更是因为他们在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像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和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等精品力作,在幻想到部队转上几圈就有了创作素材的人那里,是肯定写不出来的。
文艺要遵循人民的需要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后,文化艺术界乘此东风,在各个领域开始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文艺下基层的系列惠民工程。
当我们送文艺进乡村、进军营、进厂矿时,当老百姓不管风吹雨打还是烈日高照,兴奋地观看我们一台台文艺节目时,当老百姓为得到一副春联而拿着红纸排起长队时,当家家户户迎新祈福贴上我们手写的“福”字时,当矿工和身着民族服饰的少数民族兄弟一动不动坐在那儿为我们当模特时……我们切实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渴求,体会到了社会需要艺术家的奉献。但是,我们还不能满足于此,这只是一种“快餐式送文化下乡”的方式,与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是有距离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服务于人民的文化需求?或者说,我们送文艺应该怎么送?送什么?
去年冬天,我陪儿子到天津蓟县山区参加小学生互助献爱心活动,活动进行中,我们几位同行的家长与学校校长聊天,客气之余,他的一段感慨,令我们感受到了他感谢之后的苦恼。校长说,其实我们这儿啥东西都不缺,三角大钢琴、铜管乐器、电脑电视等等,学校都有,当然这都是你们这些城里的好心人送来的,不过你们别不爱听,这些对我们的孩子都没有什么用,因为我们的老师都不会使,又怎么去教孩子们使呢?时间一长生锈的生锈,开裂的开裂,我们着急,急得火上房,这么好的东西,不会用,成了我们的负担!
送文化下基层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但我们应该更深一层地思考,在送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如何进一步地扶文化、种文化、体验文化,这是我们文艺工作者急待冷静思考和认真研究完善的新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忠实记录、深刻反映、艺术再现这个恢宏时代的巨大变迁,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是文艺工作的中心任务,更是创作优秀作品的根本条件。送文化下基层,就要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送文化下基层,就要送艺术环境、艺术方式、艺术人才;送文化下基层,就要送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传承。
文艺要为人民开花结果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文艺要想开出人民喜欢的花朵,结出人民需要的硕果,就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从基层做起,从点滴做起,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比如,在全国各地建立文艺志愿服务体系,组成一支志愿服务者队伍就是行之有效的举措。
我们要头脑清醒,不能回避存在的问题。比如,我个人认为书法界就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时下许多文艺活动呈现所谓“高大上”化,远离普通大众;二是一些艺术家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倾向突出,体现出人生观世界观的变化和错位,奉献精神淡漠,私心过重。三是协会的各种头衔成了一部分人在社会上招摇撞骗的名片,从而使整体创作水准极度下降。这些问题都是必须以制度来改变的。
当今的中国文化艺术,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园,正赶上春风浩荡、万紫千红的好时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里既有美丽的鲜花和参天的大树,也有争夺营养的杂草和散发毒气的病枝,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精神,除杂草去病树,唱响文化大发展、大复兴的主旋律,用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这是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切希望。我们要抓住机遇,奋发努力,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赋予我们艺术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多出精品力作,为人民奉献更加绚丽的艺术之花和更加丰硕的艺术成果。
(彭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