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经济的巨轮正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稳健前行。在其“行稳致远”的背后,事实上蕴藏着深刻的理论逻辑。
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因此,必须立足于这个基本国情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虽然当前的历史方位是“新时代”,但是大的宏观方位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牢牢立足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才能抓住“新时代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根基”所在。我们经常说“特殊国情”,其究竟特殊在哪?事实上,这个“特殊国情”就是指我们在生产关系层面已经到达了社会主义,而在生产力层面却离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还差得很远。这就需要我们拿出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发展生产力,进行经济建设。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成为我们制定方针、政策时最为科学的“历史坐标”。
我们党一以贯之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没有变;但同时认为初级阶段中也存在着阶段性质变。这个质变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不仅强调发展,更强调高质量、多层次、全方位发展。当前我国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以往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以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五位一体为目标的全方位发展,它所展现的是发展内容、发展视界和发展方式的全面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表明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向前迈了一大步,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巨大意义。这个成就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本来、着眼未来,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的前提下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总依据。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更加深刻理解新时代实现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目标的根本着眼点和根基所在。
统筹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
在不同的发展理论中,最重要的区别是“发展理念”的变革。无论是以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为代表的抽象模式增长理论,还是以熊彼特经济发展时断论为代表的历史分析增长理论,几乎所有的西方发展理论都将“发展的本质归结为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将(广义)发展经济学视为发展理论的主导形式”。这种以经济增长(GDP)为核心的发展理论忽视了新兴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套用这一理论的多数国家普遍都出现了经济发展缓慢、社会两极分化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对于其中的绿色发展理念,我们要从经济学和生态学的双重角度进行理解。传统的发展主义认为,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生产力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为了摆脱贫困,付出一些生态环境的代价也是难免的;单纯的生态主义认为,发展不可避免会带来生态破坏,所以宁可不要发展,也不能破坏环境。事实上,这两种观点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对立起来了,都是不全面的。强调发展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是对的,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敢迈出发展步伐就有点绝对化了。
就我国而言,越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方越需要在山水上做文章,这其实是发展思路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思路必须要“变一变”,“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青山银山。”在过去,自然资源以当时来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随着工业革命以来人们改造自然的力度加大,清洁的水、新鲜的空气在某种程度上现在也成为稀缺产品。所以,绿水青山的价值也就凸显了出来。此外,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看,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需要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被破坏的话,也就谈不上生产、更谈不上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我们既要发展,也要生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发展经济,使二者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运行态势。
新发展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对资本主义形形色色发展理论及现实路径的批判和超越。其中的绿色发展理念旨在寻求新时代生产力的最优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难题,以满足人民既要“生存”又要“发展”、既要“生态”又要“生产”的多层次需要,从而更好地保障新时代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发展目标。
兼顾国内发展与国际视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立足于改革开放发展成就,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引领,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现实抓手,致力于打造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改革开放的双向互动的全新发展格局,使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让其它国家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四十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在实践中创新理论,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四个全面”为蓝图指引,不断突破利益之藩篱,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在价值旨归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在改革内容上,一方面,我们党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化改革。通过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活力和“分蛋糕”过程中的公平。另一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同时,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不断提高政府对资本的驾驭力和对资本风险的控制力,从而克服资本的异化力量。在具体路径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基础,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手段,矛头直指顽瘴痼疾,克服了改革开放前的“普遍贫困”和改革开放后的“贫富差距”;以“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为主要动力,致力于补全经济建设之短板;以“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致力于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统筹平衡问题;以“共享发展”为价值落脚点,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政策制定依据,致力于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方位保障新时代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发展目标。
在全球发展层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始终放眼世界,做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致力于构建开放型的国内现代经济体系和国际经济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过去数十年,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深刻演变,而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反映新格局,代表性和包容性很不够。”包容性事实上指的就是在旧的全球经济体系下发展红利分配失衡问题。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全球化要以“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为价值指向,以构建开放型国际经济新体系为现实路径,致力于解决全球化进程中的公平公正问题,这是国际分工体系变革和国际经济力量变化下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既着眼于国内人民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同时又关照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消极后果,它致力于变革旧的全球交往理念,探索新的文明发展理论和方案路径。这不仅展现出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经验成果的深厚自信,而且体现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在这个意义上,它内含着兼顾国内发展与国际视野的全球发展逻辑。
(作者:张敏 胡建东 单位: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