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教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千禧代”学生已进入高校,他们成长在一个思想舆论相对多元化的时代,使用网络和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媒体时代如何同当代青年谈马克思主义,成为高校思政课教育面对的最大挑战。
一、要用生动的教学形式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的论证有必要从最根本的问题出发,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对待马克思主义要立足现实而不是理论。与时代同步,不断创新是作为实践哲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独特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有赖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马克思主义系列课程由于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内容设置要尽量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层面应注重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真相的热情。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节,就会变得索然无味。要多运用多媒体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模式、“启发—创新”模式、“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现实作用。教师要善于主导课程节奏,理性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和情感因素。理论分析中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高校都建有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师可以通过仿真实验室模拟事件发生时的情景,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此情此景的时事教育。关注是理解的第一步,只要能成功吸引同学们对相关问题的注意,教师的解释性话语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社会实践教学要有“问题”意识。有必要把社会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相关课程也可以走着上。如,可以以问题为导向,用手机为记录媒介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暑期实践可以是自己最熟悉的家乡,也可以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去调研。教育是一种导向,有时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多设置隐性课程。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对策,促进学生提升参与社会能力,增强对课程的认知。从书斋理论思辨,走向鲜活社会实践。通过课堂上的理论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辅之以社会实践的体验性学习,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让学生认识到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现实价值。
新媒体多元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可以优化教学方式。微信、微博、客户端自媒体平台、短视频、移动直播、知识社区,还有弹幕、表情包的流行都是青年人进行信息互动的集散地。教学中,有必要借助新媒体的多元呈现方式让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意义通过不同形式显现出来。要接地气才会变得“有趣”,才更有利于传播。抖音上的《人民日报》、《新闻联播》,各大高校的“国庆快闪”短视频都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增强了家国情怀。要积极建设马克思主义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让同学们可以随时聆听到最精彩的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课程。
二、充分利用影像材料潜移默化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
信仰是无悔的青春抉择。信仰不坚定,行动出偏差。坚定广大青年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等思政课程教育的目标。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这个信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课堂上要围绕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史、革命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组织教学活动,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政治认同和家国情怀为重点,从历史中汲取理想信念给养,传承红色基因。正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让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新中国70年发展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充分利用影像材料进行直观解读。人民网与地方电视台合作推出的视频理论节目《马克思靠谱》《社会主义“有点潮”》,对于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2018年5月,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不朽的马克思》(纪录片)《寻访马克思》(纪录电影)《马克思是对的》(理论对话节目)等,其中《马克思是对的》带领我们重温马克思的感人故事,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探究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持久魅力。在中国纪录片网上的《马克思》也值得关注,这部既有纪录片的风格,又带有传记类电影色彩的作品,沿着马克思生活、学习、工作过的足迹,完成了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捷克、英国的摄制。该片通过寻访让观众看到有关马克思的一些原始文献资料,可以感受到马克思至今的影响。本片在基于事实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了“雕塑”、“绘画”、“演员独白”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增加了艺术感染力。这些影像资料都不同程度地还原了马克思时代的社会史、思想史,从实地考察到思想梳理更全面直观地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呈现出来。2019年,微纪录片《永远的初心》,充分展现了信仰与梦想的力量。《我们走在大路上》《新中国》等纪录片充分展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结合相关马克思原理内容和人物事件进行影像资料的视频播放,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转变陈旧话语方式增强理论亲和力
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刻板印象,主要原因是话语陈旧。要重视新型传播渠道和表达方式的作用,用青年学生们习惯的网言网语表述更易激发共情,产生共鸣。移动互联网的全民传播时代已经到来,要通过激励分享,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有温度、接地气的人本传播,让同学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教学目标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面对现实世界的科学态度和客观精神,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联系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感、现实感很有必要。借助移动媒体的特点要让马克思主义变得“有用”。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青年学生的知识治愈系,注重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方法研判复杂问题的能力。聚焦问题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课程创新要在已有的基础上打造内容升级版,注重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互动。我们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
网络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分散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注意力,冲击着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权威性和影力。面对这种冲击,更应突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要让马克思主义相关课程实现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让教学形式和内容形成协同效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实现知行统一。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要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网络信息庞杂,有些信息具有极强的社会煽动性和破坏性,年轻学生最易被影响和利用。面对这种复杂网络生态,老师们有必要对一些热点网络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增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以及抵御网上错误言论的自觉性。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积极通过”学习强国”平台,了解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通过班级微信群让党员同学充分发挥自身特点,通过自己独特的讲授方式来影响班级的非党员同学,进而引导整个学生群体形成研究讨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风气。
新媒体互动性基础上的话语场域打破了旧有的纵向理论宣传体系,彰显了受众的主体性,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话语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话语创新要生动、有用、及时,要围绕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教育,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对西方经典文献进行批判性解读。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新型教学方式。可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综合运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云课堂等多种新型教学方式。在慕课平台上,除了设置教材、文献、思考题等常规课程板块,还要突破严肃、说教的话语方式,多设计弹幕、问答、签到、讨论等互动板块,更好地适应短视频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建立课程微信群,在课前课后与同学们进行有效互动。要切实让马克思主义思想从抽象理论转变为现实的社会行动,纳入到广泛教育实践。
四、要践行做为人民和社会服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立志要从青年开始,17岁的马克思就立下了“为人类而工作”的宏大志向,他坚信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习近平总书记曾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习近平同志青少年时就扎根梁家河认真学习、崇尚实干,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铸就坚实人生。
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教学目标就是要用事实的说服力、情感的感染力、思想的渗透力加深学生服务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工作者要高度关注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广泛深入开展有关社情民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营造关注时事的校园文化氛围。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要用更加全新多元的教育形式吸引青年,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时尚风格营造学习氛围。“有趣”的马克思主义要“真爱”,“有料”的马克思主义要“真学”,“有用”的马克思主义要“真信”。青年人对待事业要有责任和热情,不能只为稻粱谋。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培养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面对抉择,青年要有鲜明的政治态度,态度决定一切。青年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不断增强高校青年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要学会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保持定力,增强信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一个唱响奋斗者之歌的新时代,新时代青年人要做到多学习、多实干、多担当、多创新。时代变迁、精神永恒、求真务实、梦想成真。
(作者:张传香 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