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从世界历史的高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段光鹏

  2019年第7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在这篇纲领性文献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内存在的一些深层次思想困惑、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以及国际社会存在的一些歪曲谬读,进行了透彻地回答。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必须从世界历史的高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看问题,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上的清醒”。今天,面对世界格局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应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主动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更加广阔的世界历史时空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世界发现新的中国。

  必须认识到,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的最终指向,但决不是永远实现不了的空想。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也是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价值追求和终极目标。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作为一项世界历史性的伟大事业,需要在世界历史中完成,“无产阶级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可能实现一样”。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形态还没有哪一种具有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和优越性。与任何社会形态的形成和演进一样,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新的社会形态,必然会经历一个长期的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挫折和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但由此而断言共产主义是空想的,对这个最美好的理想能否实现持怀疑态度则是不正确的。新中国成立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这40年,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有成功也有挫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来的,是党和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反复检验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旗帜就是方向,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事关事业的成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党带领人民不懈努力,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已经证明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怀疑论”“否定论”的错误。中国的经济社会快速稳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一个重大的政治论断,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正确认识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国内外环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立场坚定、态度坚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保持必胜信念,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我们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努力”。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所指明的世界历史的最终指向,是有科学理论依据的社会理想。当今世界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变化,进一步证明了共产主义实现的可能性,而并不是永远实现不了的空想。

  必须认识到,人的发展是世界历史的本质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是根本之道。

  马克思将个人能力的发展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联系起来,指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从而深刻揭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我们由衷地体会到,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关键,也是党的建设目标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发轫、乡镇企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起步等等,生动体现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13亿多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大幅度提升,生动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革开放的成功,归根到底在于我们党的人民根基,顺应了人民要发展、要过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无论改革开放的领域拓展到哪里,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沟坎。因此,在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从而彰显世界历史发展的本质要求。

  必须认识到,全面开放是世界历史的基本要求,唯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族复兴。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及扩大是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内在动力。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和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散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人类社会真正进入了世界历史阶段。在世界历史时代,任何民族的崛起都必须以全球为舞台。中华民族只有积极主动地实现开放,融入世界历史发展大潮,才有可能引领世界历史,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一直采取对华封锁制裁政策,党中央审时度势制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自此,开放的大门完全倒向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一方。在苏联援助的资金、技术和人员的帮助下,新中国的重工业、轻工业等各方面建设取得了迅猛发展。然而,对苏联和东欧开门并不等于放弃了与西方交往的愿望。1956年初,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我们对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经过后来的努力,我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美国、日本等主要西方国家正式建交,为对西方国家的开放创造了条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我国走向全面开放的历史。正是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已成为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国际上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开放还是封闭、前进还是倒退,人类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抉择。只有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华民族才能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成长为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民族。因为深化改革能够为社会提供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扩大开放能够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资源。所以,只有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未来的中国,改革之路将走得更快,开放之门将开得更大。但是,事业越是发展前进,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也就会越多,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从世界历史的高度看问题,坚持改革促发展,高水平的开放倒逼更深层的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

上一篇:深入理解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下一篇:机关党员干部怎样明初心守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