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锚定的方向和主题上不断深化并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发展,彰显出蓬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科学地回答了当时之中国应往何处去的时代课题,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使中国真正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本土化的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和实践都昭示了一个真理:只有矢志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诞生和发展的。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同志曾掷地有声地说道:“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页)这句话一方面表明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寻求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科学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并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改革开放由此正式起步。1982年,我们党召开十二大,指明了社会主义中国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机构改革以及坚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前进方向,同时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新命题。此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入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从此高高举起,再也没动摇过。回看过往的40年,我们发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这一主题贯穿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渗透在改革开放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改革开放的每一步突破,都在某种程度上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步、发展。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就丧失了源头活水,就难以获得现实的基础和前提。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文化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2.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一场革命。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绝不是什么别的性质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自我调整、自我变革、自我完善,它最大的历史功绩便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使中国成功走上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路。这场革命的意涵是多方面的。它首先是一场思想大解放。从历史进程看,思想的解放与革命构成了改革开放的现实起点和逻辑原点。正是1978年中国思想界发起的那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才有了后来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也是一场深刻的体制机制变革。改革开放当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但是它对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体制机制做出的一系列改革,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生活的广泛影响,绝不亚于一场革命。改革开放还是党的一场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自我革命一方面意味着摆脱过去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意味着对过去方针路线政策的调整乃至彻底告别,另一方面,又必须坚守一些底线和原则,以便使这一革命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而不至于引发颠覆自身的后果。正是抱着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勇气,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一次伟大觉醒,从而走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途,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完善需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最大最重要的成果。在改革开放中,我们逐步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改革开放的起步、成长乃至曲折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中国共产党人直面和反思计划经济年代社会主义制度的不足,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基础上,广泛吸收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大刀阔斧锐意改革,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整体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逐步发展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6页)在改革开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走向兴盛和繁荣。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孕育生长出来的锐意改革的精神、开放包容的胸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等等,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锻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化品格。过去的40年,是改革开放使我们党找到了正确的前进道路,也是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提供了强大动力。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更加艰难的挑战、更为艰巨的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巨轮要乘风破浪、阔步前行,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二、改革开放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方向

  改革开放只有一个正确方向,那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改革开放都只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既定方向上前进。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改就会失去活力和前进的动力;不该改、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改了就会丢掉党、国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制度不动摇。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他们或者支持改革开放而反对社会主义,或者反对改革开放而主张回到传统的社会主义去。前一种态度将改革开放混同于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实践方案,妄图将中国引向“邪路”,后一种则刻舟求剑地认为改革开放是对社会主义“老路”的背离。这两种观点表面上看起来大相径庭,但却犯了同样的理论错误,即机械地认为改革开放就必然应该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就必定是往资本主义方向改。这两种观点都是极端错误的,必须坚决加以反对。事实上,我们党对改革开放的方向问题始终保持十分清醒的头脑。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为制度来说,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比如说两极分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7页)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问题上都无比坚定,强调中国搞改革开放,是为了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病,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科学化与现代化,绝不是将西方的理论、观点、制度生搬硬套在自己身上。在这一事关大是大非的根本性问题上决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否则就会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未来,葬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

  2.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动摇。改革开放要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要取得更大的发展成绩,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不断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部共产主义运动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都证明了一个道理: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党的领导一旦被削弱乃至被放弃,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就会受到破坏,国家发展就会受到灾难性冲击,社会主义大厦便会快速倾倒。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40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发展成就,始终沿着正确航向前行,核心就在于有中国共产党的掌舵与领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所说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形势越是复杂严峻,任务越是繁难艰巨,就越是需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一方面,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将党的领导有效贯彻到改革开放的方方面面,确保改革开放的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另一方面,新形势下的改革开放必将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最为有效的练兵场。全党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当严格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学习政治领导、改革创新、依法执政、群众工作、驾驭风险等各项本领和方法,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不断提升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牢牢把握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工作的主动权。

  3.坚持人民立场与群众路线不动摇。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否秉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界线,也是区分社会主义制度和其他制度、区分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分界线。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立足点和生命线,贯穿改革开放始终。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2页)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更是明确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确立为评判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一条主要判断标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此后,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始终强调改革开放的人民性本质。显然,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一旦偏离,改革开放便会背离其初衷。事实上,无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还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根本上说都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实践。因此,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和活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改革开放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三、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回顾40年辉煌历程,不难看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同向同行、不可分离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只有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改革开放才能始终行走在人间正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提升改革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1.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作出一个重大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条件下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要求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最新标准。而要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首先,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深化户籍、土地、金融、科技、生态等方面的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要积极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找准市场定位,实现供给体系质量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要紧紧扭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关键,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永葆党和国家生机活力提供有力保证,为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保证人民安居乐业、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证,为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不断建立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要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要努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

  3.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与平者,国之基址也。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核心价值,也是我们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方面。要回应一些人关于我们所走的道路是“官僚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无端歪曲,就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法律和制度安排,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97页)当前,必须加快住房、教育、医疗、安全等与民生密切相关领域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促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公平正义,从而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4.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近年来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习近平同志多次围绕世界经济、政治、安全等问题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成为当代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今日中国之改革绝不只是停留于中国内部,还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今日中国之开放绝不是中国单方面向世界索取发展机遇,而是同时在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中国机遇,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公平、包容、共赢的方向发展。近年来,中国为此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同,“一带一路”建设给越来越多的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和借鉴。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方案必将更加深入人心,中国也一定会为世界和平发展和繁荣进步作出更大更重要的贡献。

  (作者: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基地教授   郭广银

上一篇: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一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伟大创造(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