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新时代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编者按:2016年年初,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志勇上任伊始,就提出了“精耕出版传媒主业,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路,开始对出版发行主业进行谋篇布局,推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切实解决了企业在出版发行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17年,新华文轩重回A股,成为国内第一家A+H股上市的出版传媒企业后,其“振兴四川出版、振兴实体书店”的发展战略迅猛推进。近两年来,新华文轩在出版主业、电子商务、实体书店、供应链管理等业务板块发力频频,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和业界推崇的标杆企业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出版业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如何实现发展?面临哪些难题?是业内亟需探讨解决的重要话题。为此,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以高端特稿的形式刊发何志勇的专文,立足于我国出版业面临的新形势,就新时代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探讨。
  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版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出版导向,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出版事业与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将文化建设提升到关系民族复兴的高度,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出版业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出版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继续走在时代的前列,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我国出版业面临的新形势,就新时代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问题谈几点认识,希望有助于出版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新时代出版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应对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变革的挑战 / 推动文化繁荣和文明进步
  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发行业从小到大,取得巨大进步。每年出版新版图书由1978年14987种增长到2017年的25.5万种,图书总印数由1978年的37.74亿册(张)增长到2017年总印数92.4亿册(张)。20世纪70年代末,出版物发行网点只有5万多处,不仅业态单一,而且大多数网点设施落后,发行能力极低;从业人员不过6万人,年发行图书仅30多亿册。到2017年,全国共有出版物发行网点16.3万处,从业人员57.0万人,较好地满足了人们对图书的需要。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来,出版业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图书“有没有”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是党和政府赋予出版业的光荣使命,也是出版业面临的新机遇。建设美好文化生活,需要提供丰富多彩的、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与服务,需要出版业切实解决出版文化服务“好不好”的问题,这决定了新时代出版业必须走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变革的挑战。进入21世纪,互联网开始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各个行业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出版业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更加明显。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新技术带来的新的内容生产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出版生态。首先,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内容表现形式和载体。借助数字技术,出版内容单纯由文字、静态图片等扩展为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于一体的立体化复合形态,而内容载体也随之改变,这对传统出版业的纸质图书一品独尊的地位构成巨大冲击。其次,数字技术颠覆了传统发行模式。数字介质存储的“虚拟化”图书或电子图书,没有传统出版的库存、退换货、批发和零售等问题,传统的“先复制后发行”经营模式随之变革为“先销售后复制”的经营模式。第三,数字技术提高了对出版人才素质的要求。数字化出版对从业者有着更高的技术要求,亟需一种既懂数字技术又熟悉出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而传统出版业中极度缺乏这种人才,这引发了出版业的“人才危机”。最后,数字技术动摇了传统出版业的地位。基于数字技术的交互性和网络传媒的信息双向互动传播机制,打破了传统出版业原有的市场垄断地位,把传统出版社推向更为广阔的市场竞争,其出版主体地位受到削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在业内外忧心传统出版业衰落的时候,我们要看到,数字化浪潮可以改变内容生产与传播方式,但改变不了内容对消费者带来的价值本身。只不过消费者对内容的质量要求更高、更加苛刻,以传统的“注水”方式生产内容产品已很难满足消费者的胃口。随着近一两年来知识付费开始普及,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来互联网并不是要消灭收费的内容,而是创新内容生产、传播与消费模式,通过市场机制筛选出更有价值的内容,并实现内容价值的最大化。面对全新的内容产业竞争,出版业要充分发挥以文字表达的内容产业在所有文化产业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提升内容生产质量,走高质量出版之路,跟上中国消费市场升级的步伐。
  以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和文明进步。阅读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和象征。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文化繁荣,也就没有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社会的阅读活动不得不面对多元阅读载体、无限信息知识与有限阅读时间之间的矛盾与挑战。面对阅读信息资料的无限增长与个体接受信息能力有限的矛盾,作为信息知识收集、甄别、整理、加工等的出版业,其作用就更加重要。在新知识与日俱增、信息严重过剩的今天,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出版活动,没有精心策划与制作的图书,读者接受到的就只能是低层次的、碎片化的、杂乱无章的信息和知识。没有系统的知识获取,就没有科学素养的提升;没有深度的阅读学习,就没有思想的升华和文化的进步。可以说,只有发展高质量的出版业,才能更有效地支撑构建现代阅读社会,才能有力地推动文化繁荣与文明进步。
  2.新时代制约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思维观念问题 / 商业模式问题 / 人才队伍问题
  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统一开放的出版市场,需要为消费者提供多种形态的文化产品与服务,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当前,出版业在思维观念、商业模式和人才建设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制约了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思维观念问题:以封闭式思维应对开放性市场。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统一开放的文化大市场。不但在出版业内部要打破市场壁垒,更需要推进出版市场与其他文化市场融合,实现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但是,当前出版业存在的封闭式思维限制了文化大市场的发展。
  一是区域封闭思维阻碍了全国统一、开放的出版大市场的形成。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行业管理体制,导致整个出版业在管理上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在经营主体上区域分割和所有制分割明显。目前中国几乎每个省都有一家出版发行集团,这些集团具有高度的同质化倾向。由于各省的国有出版传媒集团控制着本区域教育出版市场,有稳定的收益,观念上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区域封闭意识,反对跨区域经营,习惯于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这种思维下,出版资源、人才、信息、技术等出版要素的自由流动受到限制,阻碍了统一、开放的出版大市场的形成。
  二是行业封闭思维使出版业不能有效融入互联网文化大市场。随着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成为最大的文化内容提供商和渠道运营商。由此形成了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一个是由国有出版传媒企业主导的、以新闻出版广电等传统媒体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服务体系;另一个是以民间力量为主导的、以新兴媒体为主要载体的、以在线内容为主要形式的新型文化服务体系。出版业从传统出版一路走来,早已习惯按传统出版的流程、体系、模式运作,形成了编印发、产供销成熟的行业闭环,并且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收益,因此具有较为强烈的自给自足“小农意识”,对新型的互联网文化大市场视而不见、见而不为,缺乏共享、互联等开放性思维,不敢、不愿开展跨行业、跨产业的合作,致使出版业不能有效地融入互联网文化大市场,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商业模式问题:以传统生产方式应对新兴市场需求。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生产和提供多种形态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这需要变革传统商业模式,以全新的生产方式,满足不断增长的新兴文化市场需求。但是,当前出版业传统的商业模式,不能适应和满足新兴市场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版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读者群体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大众读者群体逐渐消失,各种用户圈层不断涌现。年龄、审美、爱好等相同或相似的人群组成不同的文化圈层,影响着文化消费市场的走向。另一方面,读者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消费者已不满足于阅读传统纸书,电子书、有声书、知识服务产品等成为读者的新宠;消费者已不满足传统的阅读方式,更喜欢轻阅读和碎片化阅读;消费者已不满足于购买产品,更希望享受到多元化、体验式的文化服务。
  出版市场需求的变化,带来出版市场两大转变,一是从“大众”市场向“小众”市场的转变。除了国家规定的统编教材外,统一的“出版市场”实际上已不复存在,而且这个市场还在进行更彻底的细分,小众出版、个性化出版将成为常态。二是从图书市场向阅读市场的转变。纸质图书独领风骚的时代已经结束,数字出版、有声书、短视频等内容产品和阅读服务通过免费方式大量抓走用户的时间,不断分流传统图书市场。虽然这些新兴的内容产品和服务目前的销售额与图书相比还很小,但是互联网用户的触及率、接触时间以及数字内容产品增长率等都在高速增长,预示着传统出版业还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面对出版市场的巨大变化,出版业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整个行业来看,出版生产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时代。我们沿袭编印发的生产模式,进行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营销,无法满足不同圈层读者的更加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我们更重视以“作者”为中心而不是以“读者”为中心,忽视与读者的互动和思想交流;我们更重视纸质书形态,对有声书、电子书、网络书等不同形态的产品缺乏深度的开发;我们更重视销售产品,而忽视了为消费者提供多元的文化服务。出版业转型的缓慢给互联网文化企业提供了更大的机会,随着知乎、喜马拉雅等一大批互联网文化服务企业的快速崛起,新一代的读者群体正在逐渐远离传统出版业。互联网文化企业凭借先进的内容生产方式和灵活的运营机制,推出形式多样的内容产品及文化服务,不断挤压传统出版业的市场空间。这种情况要求出版业调整和变革传统的商业模式,追上消费者不断前行的脚步。
  人才队伍问题:以行业培养模式应对出版跨界竞争。人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发展出版生产力关键靠人才。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出版人才队伍,就没有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走跨界融合发展之路,这对出版人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在“互联网+”经济的引领下,“出版+”概念应运而生。出版与各种创新发展元素相结合,单一业态向多元新兴业态升级,出现了“出版+餐饮”“出版+影视”“出版+教育”等新兴出版模式。另一方面,互联网连接一切的属性催生了一个打通出版、影视、游戏、动漫、戏剧等领域的泛娱乐新生态。出版业走“IP”产业化道路成为新的机遇。通过“IP”运作,内容可以实现由传统出版物到电影、网剧、游戏、衍生品、海外版权、数字版权等多领域的开发,单体项目的价值可以实现几何倍数的增长。在互联网浪潮下,出版业跨界融合与转型升级,急需相应的复合型跨界人才的支撑。
  但是,在传统的出版业人才培养框架中,出版人才只是在一个固定而僵化的认知模式中,按照传统的编印发职责分工,分割成几个单一明确的职业岗位。比如,长期以来出版企业比较重视编辑人才的培养,文字编辑大多数十年如一日地伏案工作,最终培养成编审等高级职称人才。这样的人才对传统出版有价值,但要应对跨界竞争则远远不够。在信息的快速流动以及产业边界不断重构的融合发展时代,在出版产业链从内容到形式都被注入新的内涵的互联网时代,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严重不适应出版业的发展,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障碍。
  3.新时代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正确的出版价值观
  彰显主流价值 / 实现文化价值 / 创造经济价值
  出版业是历史长河与时代风云的镜子和明灯,映照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波澜壮阔,直接参与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建构,引领着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走向。出版价值观是出版业兴业之魂,决定着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运作模式。在新时代,出版业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将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演进,也将决定出版传媒企业走什么样的道路,从而左右着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进程。在新时代,出版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三大出版价值观。
  在多元文化个性中彰显主流价值。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崇尚文化个性的时代。工业化导致以规模经济为特征的大众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则催生了个性化需求的长尾市场,使分众时代成为未来的趋势。在出版业,随着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出版活动也越来越个性化,以网络出版为代表的个性化出版的兴起与繁荣使消费者成为内容生产的中心甚至主体。个性化出版活动的兴起极大地释放了出版活力,丰富了多元化的文化形态,推动了文化繁荣与发展。但另一方面,个性化出版带来对文化多元化的追求,势必消解主流文化的影响力。比如,围绕作者或网络大咖形成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固定圈层,从草根阶层影响社会舆论与文化风尚的走向,对社会主流价值传播构成挑战。
  面对新的文化传播形势,作为文化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国有出版传媒企业一定要发挥文化大市场中的主力军作用,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形成自己的传播优势,坚持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作为文化产品的主要生产商,国有出版传媒企业要深刻认识到自身在文化传播体系中的独特地位,表现出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远大理想和文化担当,“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彰显主流价值,不断强化内容建设,推进内容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目标,提升自身的内容生产能力、传播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高质量发展,不断打造出市场青睐、人民喜爱、国际认可的精品力作,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动员全社会团结一心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新篇章。
  在社会生活演进中实现文化价值。出版业从事精神内容生产,既解释社会生活,又引导社会生活。不同时代的出版业都是其时代精神及社会生活的书写。出版业通过出版物的生产与传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影响着大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事关社会风尚和价值取向。新时代的出版业,要在社会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弘扬健康向上的社会生活价值取向,给社会生活注入文化正能量;要深切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生产优秀的出版物哺育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延续。
  新时代的出版业,无论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传承方面,还是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掘弘扬方面,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一方面,要主动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传承、弘扬与传播工作,要对中华民族文化有更准确的理解、更高度的认同、更精准的阐释,提倡经典阅读和有价值的阅读,让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要让优秀传统文化鲜活起来,融入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发掘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先进文化的内涵,推出更多更好的、有时代特色、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传递正能量的出版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先进文化传播中创造经济价值。推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出版业同时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和经济属性,其发展首先要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遵循意识形态发展规律,其次也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遵循经济规律。因此,推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要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做大做强出版产业,助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新时代,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其独特经济价值日益显现。作为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出版产业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出版产业经济价值包含和反映了两个效益。出版产业的经济价值既体现出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效益的大小。出版业的社会效益要通过成千上万本优秀图书的传播来体现,如果没有好的经济效益,没有图书的销售、流通、传播,其社会效益从哪儿来?如果一本获奖的“优秀”图书没有获得读者的认可、市场的青睐,只在很小的范围内流传,其社会效益又能高到哪儿去?可以说,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好的经济效益反映出好的社会效益。其次,出版产业具有产业价值的放大效应。出版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合理配置技术、智力、人力、科技、资本等要素资源,创造出自身的产业价值。另一方面,发达的出版产业,又通过助力知识创造与传播,培育各社会产业所需的人力资源,为各行业提供智力支持与知识服务,从而推动各社会产业创造出更大的产业价值。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其他形态的文化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的省份,其出版产业都发展得很好;而出版产业不怎么行的省份,其他文化产业也没有多大成就,其原因也在于此。因此,推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要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发展壮大出版产业,不断提升经济效益,为文化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下转第4版)  

  4.新时代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内容建设升级 / 商业模式升级 / 产业政策升级
  新时代出版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出版业转型升级步伐,要始终围绕一个基本点,就是发挥出版功能。自从出版活动产生以来,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是出版业始终坚持的基本功能。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版载体与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铅与火、纸墨笔、声光电、0和1,极大地丰富了出版的形态。但不管怎样变化,出版业生产内容这个基本功能没有变。
  互联网时代,面对机器算法、人工智能开始内容生产,传统出版业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不少业内外人士预测传统出版业“大限将至”。在这个当口,传统出版业找到自身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在笔者看来,传统出版业的唯一优势就是有别于碎片化、轻内容的以“高水平作者+高水平编辑”生产高品质内容的专业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品质的内容就是未来出版的生命线、生死线。出版业转型升级,一定要围绕内容这个本质特征来谋求产业的发展壮大。
  内容建设升级,以“三精”出版理念引领出版新风尚。不断生产出高品质的内容,出版业必须更新出版理念,树立起精准出版、精细出版、精品出版的“三精出版”发展理念,改变原来上品种、上规模的出版方式,转到注重质量效益上来,用更优质的内容产品去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一是坚持精准出版。精准出版就是供给与需求要“对得准”,精准满足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有效供给。精准出版的实质,就是坚持专业出版、优势出版、有效出版,准确对接市场需求,实现双效统一。一本书只有为特定的读者带来特定的价值才有意义。坚持精准出版,就是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坚持差异化的出版定位,有针对性地策划选题,找准选题的核心价值,围绕读者需求抢抓优质内容资源,进行精准开发,推出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从而为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价值。坚持精准出版就要在经营产品的同时经营好作者,牢牢抓住一批优质作者,要围绕作者的特质,找准市场的契合点,打造精品力作。
  二是坚持精细出版。精细出版就是产品要“做得好”。出版是一个小行业,只有精耕细作才能带来大产值;图书是一个小商品,只有精心打磨才能产生大价值。坚持精细出版,就是要改变粗放式的出版方式,建立精细化的运营机制,从出版的全环节入手,实施精细化策划、精细化编辑、精细化设计、精细化营销,通过精细化管理、精细化运作,推出精品力作,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更大的效益。坚持精细出版,就是要发扬工匠精神,出版机构全环节的编辑、营销、管理等人员都要在各自专业领域深入学习、不断钻研,成为自身领域的专才和专家。
  三是坚持精品出版。精品出版就是图书要“出的精”,始终聚焦单品种图书的效益,以质量效益作为增加品种、扩大规模的前提。精品出版的实质,是在品种数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在资源和资金投入一定的条件下,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本畅销书的投入,并不比一本平庸书的投入更多,但带来的双效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坚持精品出版,才能实现出版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才能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才能在纷繁的产品形态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商业模式升级,推动出版产业向内容产业转型。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内容产业的规则被改写,内容生产模式、传播方式、消费形态等发生巨变,我们对传统出版越熟悉,反而对出版的未来越陌生。随着UGC(用户生产内容)、自助出版、智能出版等新的内容生产模式不断兴起,“专业作者+专业编辑”生产内容的模式受到挑战;随着“数字出版、网络传播、电子阅读”融合带来出版形态与传播方式的变革,传统纸质图书出版生产模式的弊端显露无遗;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通过作者与用户直接供需见面实现知识分享与传播,彻底颠覆了传统出版业利用书号控制知识产权与产品形态,原来那种封闭式渠道流通创造产业价值的根基开始动摇。面对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出版人要敢于超越传统产业模式带来的局限,推动商业模式的变革。
  一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出版价值。传统出版业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以作者为中心的基础之上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除了出版市场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掌握了更多出版物产品、价格、品牌等方面的信息,市场竞争更为充分,市场由出版商主导转变为消费者主导,消费者主权时代真正到来。因此,出版业要从市场定位、产品策划、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出版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用户思维,将自身的商业价值建立在为用户提供价值的基础之上,正所谓“没有认同,就没有合同”。
  二是创新出版形态,开展内容运营。出版为阅读提供服务,这是不变的。变化的,是出版的形态。“出版”概念不是封闭的、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性的概念。它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社会情境、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站、博客、微信、自助出版等新的出版形态,正在不断拓宽“出版”的范围,重塑“出版”的内涵和外延,不断蚕食传统出版的市场空间,争夺终端用户的注意力。因此,出版人要勇于把出版内容从延续几千年的出版载体上解放出来,创新出版形态,从产品经营向内容运营转变,对出版内容按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求进行重新设计、包装,向用户进行精准推送,以高水平的内容运营能力吸引新一代消费者向出版回归。
  三是从实现“交易”升级到建立“关系”。传统出版业商业模式以实现“交易”为目标,出版商无论是向读者出售内容产品,还是向第三方售卖或转让内容版权,都以实现商品交易为最终目的。交易一旦实现,商业活动即宣告结束。这种简单的“一卖了之”的出版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很难留住消费者的心。在新时代,出版业要将基于“交易”的商业模式升级到基于“关系”的商业模式,努力构建与消费者的新型关系。出版业要将先进的市场服务能力和优质的内容原创能力相结合,提升出版业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用多种方式“黏住用户”,建立与用户的长期关系,形成特定用户群,通过大数据精准推送内容产品,推动出版业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产业政策升级,有力支撑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政府这只有力的手不可或缺。要精准施策,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政策对出版业繁荣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强化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撑作用。
  出版产业政策要着力支持出版创意的发展,引领全社会创新创意热潮。随着出版规模的增长,产品的极大丰富,应将过去以增加产值(GDP)为核心的传统产业政策逐步转向以增加价值(文化价值)为核心的新型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扶植和支持的对象应重点放在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出版创意环节。产业政策的导向要以鼓励创新创意为着力点,激发全民文化创新创意的热情,形成全社会创新创意的热潮,为生产高品质的内容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
  出版产业政策要着力构建开放的市场体系,支持出版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出版市场无边界,文化交流与传播无边界,把出版活动局限在一个区域内,局限在一个行业内,就很难发挥出版业最大化的文化价值。因此,出版产业政策不但要打破出版业内的市场壁垒,更要推动出版业对外开放,支持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近年来,随着出版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以出版业之力实现融合发展目标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出版业的融合发展,不但要通过工商支持、税收减免、财政补助等政策改善“营商环境”、增加发展后劲,解决出版企业的后顾之忧,还要构建“文化—科技—金融”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形成适应供给侧改革和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要求的出版政策体系,形成“文化—科技—金融”三元动力结构,以此推动出版产业全面对接国家“互联网+”战略,推动出版业态创新。
  出版产业政策要着力支持出版体制机制创新,为出版业人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解决出版业的人才建设问题,核心是出版企业要构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进一步推动以人为核心的产权变革,其中特别要重视人力资源的资本权重。除了确保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之外,还应把经营团队、骨干出版人的利益诉求,作为改革的着眼点。经营团队和骨干出版人拥有一定的股权是题中之意,甚至一定数量的员工持股,也应该成为产业现实。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着眼壮大国有出版业,发挥出版业基础文化产业作用,调整和优化产业政策。这样才有利于国有出版传媒企业与拥有灵活体制机制的互联网企业进行跨界竞争,也才有利于推动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何志勇  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总裁、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上一篇:统揽推进“四个伟大”的指南针
下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