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召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心愿,体现了人民的意志,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问题,只有抓住“人”这个根本,始终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原则,我们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群众广泛认同并自觉践行,真正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国家宣扬的所谓“普世价值”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社会主义性质是其根本属性,人民主体是其基本特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共同管理社会事务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在这里,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片面彰显个人主体地位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的是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强化人民主体地位,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实的人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就是要确立起科学的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唯物史观的前提就是现实的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从现实的前提出发”,“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5页)恩格斯还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第295页)“现实的人”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在当代中国,“现实的人”是广大人民群众,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现实的人的价值观,也是人民群众的自觉价值追求。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党宣言》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3页)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成为人类追求的美好社会形态,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因为这个社会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表明,人民需要的满足、人民利益的实现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坚定而朴素的话表明,共产党人要建设的社会,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实现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也是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动力在于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必须使它变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的精神追求。这就要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凸显人民主体地位,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理论对群众的掌握。可以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动力,就在于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这样的新思想和新论述丰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蕴涵,鲜明确立起人民主体地位,必将激发起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自己的精神面貌,推动社会进步发展。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破除动摇和削弱人民主体地位的不良倾向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说服人的精神力量,但它并不能自动地完成“掌握群众”的历史使命。当前,在社会思想道德领域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看,都与没有很好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有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首先破除动摇和削弱人民主体地位的不良倾向。

  1.明显的社会贫富差距和少数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特别是部分官员的腐败行为,严重制约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功能的发挥。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分化加快。对于这个问题,党中央正在通过调整经济社会政策解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上出现了部分既得利益集团,凭借其掌握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优势,结成利益联盟,企图固化既有利益格局,误导国家重大利益分配政策制度改革的方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基层劳动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导致人民主体地位事实上在诸多方面被弱化,已经成为动摇人们理想信念、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面对诸多生活困难,少数群体感到国家主人翁地位失落,从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合理性产生了怀疑,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中国自古就有“以吏为师”的政治文化传统,官德不彰,民风难淳。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言行不一、腐败堕落,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进而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干部心系群众、埋头苦干,群众就会赞许你、拥护你、追随你;干部不务实事、骄奢淫逸,群众就会痛恨你、反对你、疏远你。”如果我们把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使他们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跟着共产党走的好传统好作风都丢了,将来遇到新的风险挑战,我们靠什么来应对?因此,从根本上说,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许多问题,都与背离人民主体地位有关。

  2.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特别是实用主义的评价机制,在一定范围内误导了社会评价标准,扭曲了人民主体地位,削弱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基础。“有用即真理”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社会评价标准。在这种标准下,价值大小主要是看占有金钱的多少和能够转化为金钱的权力的大小。现在,随着市场机制向社会生活各领域进一步扩张,拼命捞取金钱成为一些人心中的唯一真理。这种社会价值取向严重地否定和极大地漠视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割裂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颠覆了人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敌对势力长期以来一直对我国实施的西化分化战略,实质上就是一种“价值观攻势”,其目标就是要用西方的那一套价值观演变中国,让接受了这种价值观的中国人自己否定自己国家的一切,包括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主流价值观、政治制度、执政党方针政策等。美国中情局前局长杜勒斯曾说:“人的脑子、人的思想是会变的,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念。”美国中情局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第一条就是“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替他们制造对色情放纵的兴趣和机会。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这是美国推行价值观渗透战略的露骨表述。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防止他们消解唯物史观和人民主体地位。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一定范围内的以金钱为标准的实用主义社会评价机制,使人民主体地位在全社会真正确立起来。

  3.国民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集体主义意识缺乏,制约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影响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的国民素质教育还远没有跟上,特别是在集体主义意识方面的欠缺,已成为影响社会进步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个体生存压力的增大,使人们的集体意识淡化,变成为了生存而追求眼前利益的个体,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甚至不自觉地成为集体利益的反对者。只有人民群众自觉保持主体意识,他们才能团结起来为实现自己和自己所属集体的利益而奋斗,也才能最终确立起人民主体地位。社会成员集体主义意识欠缺,影响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发挥,也是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让人们把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个人利益有机统一起来,真正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担负起社会责任,提高每一个个体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素质和能力,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认真解决的时代课题。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切实保障、维护、彰显人民主体地位

  回顾党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民主体地位得到较好落实的时期,党和国家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人民主体地位受到损害的时期,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甚至面临严重危险。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和强化人民主体地位,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其人民性本质的必然要求。

  1.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巩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基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长期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利益格局的分化必然导致价值观多元多样多变。如何凝聚人心,为整合社会力量提供精神支撑,激发各阶层人民群众为共同理想而奋斗,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这是党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人民群众进一步实现主体地位的新要求,党中央大力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社会形成主流价值,推动建立新型社会伦理关系,担当起了重塑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的重大历史责任。面对社会现实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因为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保证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这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基础。

  2.努力改善民生,维护人民主体地位,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群众基础,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卷第118-119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从“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出发,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从一般意义上讲,民生发展状况影响和决定着人民群众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与接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与民生能否得到改善密切相关。人民利益无小事。只有切实改善民生,维护好人民根本利益,才能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为民意识,以“关键少数”为民服务的模范行动彰显人民主体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党员领导干部的言行,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示范作用。面对一些党员干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党中央一再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我们一定要牢记,苏联时期由于特权现象、官僚主义和生活腐化之风蔓延,严重削弱和瓦解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执政党的群众基础薄弱不堪,最终走向覆亡。因此,要多管齐下,强力反腐,从严治党,从严治官,确保干部清正、廉洁,为民、务实,以“关键少数”的为民意识和模范行动彰显人民主体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作者:国防大学原副政委、中将)

上一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
下一篇:求是:全媒体时代文艺传播的社会责任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