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中华文化再出发的伟大时刻已经到来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标志着我国终于有了一个确定的文化发展战略,中华文化再出发的伟大时刻已经到来。

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是中华文化从根本上塑造了中华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这深刻揭示出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

世界历史上大多数民族都重视种族血缘,具有种族排他性,而中华民族却秉承“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的精神。历史上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跨越了血缘种族、跨越了地缘界限的文化国度。从深层来看,中国是一个文化概念、文明概念,绝非一个纯粹的版图和疆域概念。中华民族在形成之初就是一个由许多部族组成的复合体,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更是与各少数民族不断融合,终于形成现在多个民族和谐统一的大家庭,联结这个大家庭的主要纽带就是共同的文化:中华文化。这种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随着历史进程的延展而不断加深加固,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根基与血脉。可以说,没有中华文化就没有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根源在于中华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存续的命脉所在。世界上许多曾经在人类历史上写下辉煌篇章的大国,如罗马帝国、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土耳其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它们之所以在短暂辉煌之后即归于消泯,而且没有再爬起来的可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强有力的文化纽带;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人类历史上成为文明传统从未中断、不断再创辉煌的民族,重要原因就是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尽管经历了所谓“五胡乱华”那样长达近400年的大分裂,但最终仍能重新聚合在一起,而且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其根源在于中华文化的“化合”“凝聚”功能,消弭、整合了民族和国家的分裂。对此,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世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其他三国都消亡了,惟有中国源远流传至今,这是什么样的凝聚力?这是儒家(忠孝仁义)教育的结果。否则,早已七零八落,不知变成多少个小国家了,中国就成为第二个印第安,纳入欧洲人的版图了。一句话,没有中华文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存续和发展的根本维系力量。

文化自信包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首先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意见》所指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但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中华文化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甚至被视为一种边缘文化、落后文化。西方文化备受推崇,传统文化遭到猛烈批判,被视为社会发展的包袱和障碍。可以说,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传统文化处境艰难,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出现了动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恢复和重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中强调弘扬传统文化,提出“四个讲清楚”: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这“四个讲清楚”实质上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制度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为文化自信的提出作了铺垫。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曲阜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重要讲话把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贯通起来,把当代中华文化根基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上。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中国学术等一切带有中国标签、中国印记的事物,都具有了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阐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强调“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从“四个讲清楚”到“四个自信”可谓一脉相承,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四个自信”理论的提出,宣示了党中央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2017年年初出台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话精神,为重建文化自信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意见》阐明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意义,确定了深入阐发文化精髓、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等几大任务,规定了有效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这是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之后,党在思想文化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大工程,既合乎形势又顺应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将由此开启新的航程。

迎接中华民族的文化兴盛

中华文化的创造发展,将推动人类文明的重新定向,有望迎来中华民族的文化兴盛。

中华文明曾长期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地,但是明代中后期以来,中华文明却走了下坡路。近500年的人类文明演进和全球化进程,基本上是在西方文明主导下完成的。而目前,西方文明面临重大挑战和危机,生态危机、道德危机、霸权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使人类社会冲突不断,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危机是由西方文明的思想基因和内在逻辑决定的,单靠西方文明自身难以根本克服。而中华文明将在新时代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中华民族的文化兴盛首先要立足于中国,以中国为本位。我们不能搬用模仿西方的人文主义、自由主义,而抛弃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要使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基本价值再生。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理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都是中华文化价值理念的表征。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基本价值的再生,不仅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也将有助于人类共同价值的重塑,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中华民族的文化兴盛要求中华文化必须与世界其他文化展开积极对话。当今世界,文明对话正逐渐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旋律。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曾经有过辉煌的文明对话与交流史,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乃是历史上世界文明对话与交流的佳话。今天,中华文化亟须加强与其他文明的对话,积极参与推动世界文明新秩序的建构。中华文化要获得世界性地位,必须与西方文化就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展开深度对话,用中华文化的独特智慧提供一套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可行性方案。中华文化在未来世界文明的演进中必将发挥引领作用。

中华民族的文化兴盛不是向传统的简单回归而是更高层次的创造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在与一切人类文明积极成果的交流互鉴中,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意见》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华文化现代化,意义深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中华文化的复兴传承,不仅有中国意义,更有世界意义,中华文明将与世界各国文明一道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资源,揭开世界历史新的一页。

王学典 作者系山东大学教授)

上一篇:推进伟大工程:着眼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考量
下一篇:“人民是阅卷人”的价值意蕴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