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深刻认识城市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引领作用 ——发展壮大城市经济系列谈之一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主要区域和空间载体,是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空间载体,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十分突出的地区经济。我省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发展壮大城市经济是一个重要着力点。

  城市经济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振兴起着龙头引领作用

  城市经济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其主要特征有三:第一,要素空间分布的高集聚性。城市经济由众多相关要素高度集聚而成。这种高集聚性,使城市经济成为配置空间资源的优化区域,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经济增长极)和政府调控经济活动的枢纽点。第二,经济活动的高开放性。城市经济表现为跨区域、跨国界的人流、物流、能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率活动,是沟通城乡和国内外经济联系的纽带。第三,投入产出的高效性。城市经济是一种节约经济和效率经济,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与合作、经营规模的合理化、发达的基础设施与先进的管理服务,可以使城市经济往往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高的效益。

  城市经济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振兴起着龙头引领作用。关于城市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著名的“发展极”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行业,在某一地方或大城市聚集,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通过具有“发展极”的地区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城市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为农民工稳定就业和市民化创造有利环境。其次,发达的城市经济有助于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第三,通过城市经济引领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从而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把握城市经济发展趋势,发展壮大我省城市经济

  当前,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单体城市带动向城市群体发展转变。目前,国际上已形成公认的五大城市群,分别是: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中心的英伦城市群,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对地区经济起到重要引领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崛起了初具规模的三大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其中,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以仅占全国2.1%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是当今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通过加快城市群发展,带动本国或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这为我省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从当前情况看,我省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两个突出的短板:一是城市整体实力弱,缺少有引领作用的“支点”城市;二是城市化水平不高,特别是户籍城市化率明显偏低。因此,进一步发挥城市经济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必须补齐这两个短板。

  一是大力发展京津冀城市群的“第三极”,壮大我省城市经济实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京津冀城市群的整体目标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北京、天津这两个城市被确定为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引擎,共同发挥高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但要看到,目前京津冀三地城市间落差明显,突出表现是我省城市经济实力不强,与京津两市的发展水平差距显著,京津两个核心城市目前只辐射冀北地区,冀中南很难辐射到,在冀中南缺少一个核心城市。从政治、经济、区域和交通等方面的条件看,省会石家庄符合成为“第三极”的条件,所以,应支持石家庄提升省会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建成京津冀城市群的“第三极”,以此为“支点”带动冀中南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

  二是坚持以人为核心,提高城市化水平。目前,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城市化率已经超过70%,而京津冀地区城市化率仅为6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我省城市化水平低。刚刚结束的全省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开创我省城市发展新局面,努力打造富有活力、和谐宜居、各具特色的现代城市。提升城市化水平,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核心,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承载功能、创新管理机制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在户籍、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加快城市化进程。

 

上一篇:准确理解和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下一篇:十智库发布新经济十大预测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