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高举伟大旗帜 实现伟大梦想——京津冀专家学者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文章摘登

编者按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近日,河北省党建研究会与北京市、天津市党建研究会联合组织京津冀相关专家学者分专题撰写体会文章,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今天,本报摘编刊发部分文章,敬请关注。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姚 桓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在党章中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是党的十九大的重要历史贡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因此,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内涵极其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完全符合党心、顺乎民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体现了全党的意志,完全符合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体现了我们党的历史传统和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指导的先进政党。从历史上看,每当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党都会进行理论创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以全党思想的高度统一保证组织上的高度团结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从而使我们党更加坚强有力,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作者系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北京市党建研究会党建智库首席专家)

肩负起新时代历史使命

□张亚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也要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肩负起新时代历史使命,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

使命指引方向。肩负起新时代历史使命,必须增强“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因和血脉,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只有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历史使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使命引领未来。肩负起新时代历史使命,必须协同推进“四个伟大”。伟大梦想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体现了奋斗目标、实现途径、政治保证、前进动力的高度统一,深刻回答了什么是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怎样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新时代历史使命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只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为实现伟大梦想扫清前行障碍;只有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锻造出坚强的领导核心,永葆党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增强前进动力,为实现伟大梦想铺就正确道路。在“四个伟大”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只有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奋勇前行,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使命呼唤担当。肩负起新时代历史使命,必须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事实一再证明,没有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没有脚踏实地实干苦干,再美好的蓝图,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完成新时代历史使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离不开全体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离不开所有中华儿女兢兢业业地实干。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件事,干好每一天,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天津市委党校党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王彦坤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强调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必须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高质量发展。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注入发展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平衡发展。要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实现内外联动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让人民同步实现小康。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全体人民同步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作者系河北省社科院社会治理与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

□杨 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列宁进一步指出:“劳动群众拥护我们,我们的力量就在这里。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不可能战胜的根源就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探索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地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次强调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些重要观点,充分体现了党的人民立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新贡献。

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党96年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位置、为人民利益无私奉献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立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着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切,都是坚持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结果。

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我们要切实把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部署落到实处,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作者系天津市委党校党建研究所所长、教授)

深刻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戴焰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的建设问题作了重点阐述,对党的建设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内涵和特征,对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总要求是一个管长远的要求。从总要求的内容看,它是从我们党自身建设长期发展的角度作出的部署和设想,是整个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总要求是管全面的要求。总要求涉及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是对党建工作进行顶层设计的全面要求。

总要求是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要求。总要求并非是具体的某一方面工作操作性的要求,而是规定了党的建设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的要求。比如,总要求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方针、主线、总体布局、目标及相互关系等。

总要求是对党的建设总体目标、方向的要求。总要求对党的建设目标作了明确规定,对党的建设的方向也作了明确阐述。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有如下突出特点。

突出政治建设。把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用政治建设来统领党的各方面建设,体现的是我们党在整体上团结统一的要求。政治建设就是要维护中央的权威,就是要解决党的建设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态度、政治立场这些问题。突出政治建设是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重要方法。

立足于长期建设。总要求强调党的建设贯穿的主线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长期”二字,把我们党执政的主要特征充分体现出来。我们党是一个长期执政的党,在党的建设、党的工作等各方面的要求要体现长期性。

强调打牢信念和宗旨根基。总要求明确提出要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这是党的建设基础性问题。我们党是个大党,有8900多万党员,但是党的规模与党的战斗力不是必然成正比的,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党的凝聚力。对全党来说,团结凝聚必须有一个思想性基础,理想信念就是这样的基础。对每一个党员干部来讲,理想信念也是保持政治定力的基础。

强调纪律建设。强调纪律建设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和传统优势。总要求把党的纪律同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并列,突出了纪律建设的作用和地位,这是总结我们党90多年来自身建设经验,特别是总结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所提出的要求。纪律建设无论是对我们党整体,还是对党员个体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着力于全方位调动。注重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是我们党一贯的做法。总要求强调党的建设着力点是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只是激励、帮扶、关怀和容错等,讲纪律、反腐败同样是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在党内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让党员干部在一个公平公正环境中成长。

系统推进。总要求系统阐述了党的建设的体系,强调要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总要求是一个科学有机的整体,必须坚持协调推进、统筹推进、系统推进。

(作者系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巡视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李风瑞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这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高度认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比较我国区域发展现状不难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东部地区发展较快,而西部和东北以及中部地区发展相对较慢,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差距。尤其是京津冀三地虽然地理相近,但河北发展与京津呈现“断崖式”差距。这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是全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典型缩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进一步明确京津冀功能定位,能够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在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进程中实现区域良性互动。通过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能够为全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板。

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紧紧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北京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人口过度膨胀、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等“大城市病”也愈发凸显。根本原因是北京集聚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解决这些问题,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现实选择。要紧紧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集中疏解与分散疏解相结合、严控增量与疏解存量相结合、统筹谋划与分类施策相结合,重点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形成新增长极。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作出了举足轻重的历史性贡献,辐射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发展。作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必须准确把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起点规划,就是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集聚全国优秀人才,吸纳国际人才,集思广益,集中智慧,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质量组织编制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高标准建设,就是树立大历史观,保持历史耐心,经得起历史检验,尊重城市开发建设规律,合理把握开发节奏,稳扎稳打、善作善成,举全国之力建千秋之城,聚全球智慧建未来之城,把雄安新区建设成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人类发展史上的典范城市,向党中央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作者系河北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上一篇: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下一篇:肩负起新时代繁荣兴盛社会主义文艺的神圣使命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