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作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 王 珺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产能不足已经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最突出问题,最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诸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与质量不平衡以及产品与服务质量与效益还不高等。根本任务是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而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好这一问题的动力之源与有力保障。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将会更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结构调整与优化,实现供给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指某一种产品或服务标准符合国际先进水平,而是整个供给体系都要有活力、有效益与有质量。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加大力度调整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市场经济中,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市场化重组与并购等方式实现的。缺少这种实现机制,结构调整就难以有效推进。健全与完善这种实现机制,就需要打破各种行政垄断与准入门槛,需要构建更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需要培育有效运作的资本市场,而这些都要通过改革来推动。所以,向改革要动力,推动结构优化,通过结构优化,实现供给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正如报告指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二是以改革增强创新激励,形成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促使越来越多的资源与精力源源不断地涌入创新活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作为关键一招,极大地激发了人们致富奔康的积极性,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最根本动力。随着我国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创新对国民经济的战略重要性日益增加。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但是,如果缺乏越来越多的资源流向创新活动,使创新活动难以普遍且持续展开,那么,这种战略支撑就是一句空话。由于创新具有比一般经济活动更大的不确定性,单纯靠市场机制不足以吸引更多的资源流入创新活动,这就必须要依靠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创新活动形成更有利的激励,促使地方政府官员把工作重点与更多精力放到创新活动上,企业家愿意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在创新活动上,科学家更多关注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广大技术工人更努力在产品与服务质量上精益求精。

  三是以改革推进以治理现代化为重点的制度建设。如果说破除原有的体制桎梏是过去30多年的改革重点,那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就更重要。在现代经济中,组织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如何使组织内部更有效运作,组织之间更广泛合作,需要更充分地发挥治理的作用,治理活动集中体现了参与者平等互动的过程。制度建设是把这种平等互动过程用一套参与者各方都接受的规则确定下来。以国有经济为例,报告从两个方面对国有经济进行了明确阐述:一方面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大做优;另一方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意味着国有资本要通过控股参股入股等方式,实现保值增值。国有企业要通过吸纳不同所有者的参股入股,发展混合所有制,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两种方式都体现了不同所有者的股权融合,缺少以共投共治共享为原则的有效治理,是难以实现国有经济发展目标的。这需要在有效地深化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中,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对公司治理是这样,对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以及全球治理也是如此。

上一篇:面向新时代 扎根新实践 推出新成果
下一篇:文化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