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

      【光明日报·理论·实践·知行论坛】

  文化是一条源自历史、流向未来的丰沛河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它的润泽。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文化具有强渗透、强关联的效应,产业大融合背景下,文化产业表现活跃,铸造了“文化+”这个崭新的发展形态,意味着文化产业迈向“升级版”的融合发展新阶段。“文化+”是为何物,如何谋划推动?这是一项新的课题,值得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索。

  “文化+”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融合创新

  总体而言,“文化+”是文化要素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的融合创新,推动业态裂变,实现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发展内含的生命力,是镶嵌在产业融合发展冠顶上的明珠。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融合创新,从理念内涵到发展路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从“老思维”向“新思维”的转变。“文化+”要求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不断增强文化认知,运用大融合思维、一体化思维、艺术化思维、重用户思维来谋求产业发展。“文化+”并不是仅仅重视基础建设、资本投入和先进技术,还要加上必要的“软件”思维,才能适应更高层次的融合创新要求。

  从“小文化”向“大文化”的扩展。从文化产业视角看,文化正在走出传统的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和影视创作的“小文化”,迈向国民经济的“大文化”,文化创意的先导作用逐步强化。推动“文化+”,不能于文化自身的窠臼之中谋发展,要统筹文化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实现文化经济一体化。

  从“浅融合”向“深融合”的推进。有专家认为,产业融合发展存在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往往表现为产业间的单向融合;中级阶段往往表现为以两产业链各价值节点和产业相关要素为对象进行的双向融入;高级阶段往往表现为两产业无边界的一体化状态。推动“文化+”,就是加大资源挖掘、要素整合、产业耦合力度,在各种业态之间架起桥梁,实现文化产业由初级阶段表层融合向高级阶段深层融合的过程。

  “文化+”为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跨界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常态,除了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外部因素外,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经济力量,是新常态下“文化+”得以催生的内在动因。文化作用于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强化精神动力,引领产业发展。文化通过塑造国民价值观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价值观往往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精神品质,被视为持久推动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因。另外,根植人们心中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伦理道德,以及社会层面形成的文化环境和道德观念,为经济活动实行合理制度安排、节省交易成本等提供了支撑,是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增加文化含量,优化产业结构。文化具有别样的品质,世界上的知名品牌,约有半数来自技术研发,另外半数是靠文化内涵而形成。文化的跨界融合,使文化符号价值、文化经营理念等向相关产业渗透,实现两个“有助于”,即有助于促进“美学增值”,商品的审美功能和精神价值得到增强;有助于促进“品牌塑造”,提升产业文化内涵和边际效应。

激发创新创意,增强产业活力。文化产业天然具有创新驱动的特点,影响着社会自主创新的氛围营造和能力提升。文化的价值不仅局限于满足人们文化需求,如果产业发展渗透文化艺术的创造力,附加价值无疑会大大提高。就着眼未来而言,文化产业将是全球化的强势产业,几乎看得见看不见的所有角落、所有领域,都可能激发创意。

  激活消费潜能,拓展产业空间。文化消费需求具有很大弹性,往往不受客观条件承载量的限制,发展文化产业前景可期。文化产业也具有诱导效应,商品生产和消费本质是一种文化现象,先是制造一种生活方式,然后销售这种生活方式。文化变迁与国民消费理念改变是一脉相承的,消费理念往往决定产业发展空间。

  “文化+”的主要形态和实现路径

  “文化+”的融合趋势,决定了“+”的后缀丰富多样。从宏观层面看,大体可分为三种:

  跨要素融合。跨要素融合是文化产业的“对内融合”,就是以文化、科技、信息、创意、资本、市场、人才、品牌等为代表的产业要素,通过集聚创新形成的融合发展模式。以“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创意”等为代表的融合模式,已经在产业层面得到广泛应用。“文化+科技”,主要是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向文化领域转化应用,加强传统文化产业技术改造,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强化文化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和创意提升。“文化+金融”,重在打造文化投融资平台,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文化领域;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开辟新型融资渠道,创新文化消费金融产品,发挥金融创新对文化消费的刺激作用。“文化+创意”,更多的是以文化为资源,以创意为手段,以产业为目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同时实现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

  跨行业融合。跨行业融合是文化产业的“对外跨界”,通过行业间的功能互补和链条延伸,文化内容和创意设计向三次产业渗透,行业之间共生相辅,“隔行如隔山”的行业壁垒逐步消解。当前,“文化+制造业”“文化+旅游”“文化+农业”等多种业态融合模式不断涌现。“文化+制造业”,主要是突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融合,提升新产品外观功能设计和研究开发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经营、营销策划,增加消费品的文化内涵。“文化+旅游”,则是以文化内涵提升旅游项目、旅游产品、旅游节庆的吸引力,增加体验、休闲、养生、欣赏等旅游内容。“文化+农业”,要求提高农业领域创意设计水平,拓展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空间,推进农产品文化宣传交流,强化农副产品品牌建设。

  跨平台融合。跨平台融合是文化产业的“空间重塑”。随着行业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文化产业发展不再限定偏狭的空间,而是展开多领域、跨平台的融合创新,“文化+互联网”就是典型代表。互联网拥有平台聚众优势,使文化内容、创意表达更加丰富多样,从传播消费到运营投资更加方便、快捷,许多产业由此削弱了市场边界和壁垒,无论是在地域分布还是产品类别上都得到极大拓展。现在,只要“一机在手”“人在线上”,就可以通过“创客”“众筹”“众包”“电商”等方式,获取大量信息、对接众多投资、分解生产制造过程、实现线上线下营销,变创意为现实。

  以有效举措大力推进“文化+”

  谋划和推动“文化+”,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强化保障措施,抢占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动权。

  着眼抢占先机,加强统筹谋划。坚持前瞻谋划、主动作为,立足地区经济布局、地理因素和文化特色,做好“文化+”的前瞻性研究,包括业态、技术、产品、品牌、融合体系、战略性企业的研究和规划,产业结构的规划,市场网络的规划,政策法规的规划,评估体系的设计等等。

  注重导向引领,加强政策扶持。对文化产业现行政策汇总梳理,制定和完善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从规划、内容、资金、服务、运营等多个方面予以扶持,尤其是积极落实加快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行动计划,让文化产业发展充分沐浴“政策暖阳”。

  着力筑牢基础,加强要素集聚。集成各方有效资源,打造一批主业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融合发展集聚区。完善文化产品市场、要素市场、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加强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合作,鼓励培养更多跨学科、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不断创新金融支持体系,为文化企业融资提供风险屏障。

  围绕激发活力,加强机制创新。突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在组织协调机制上营造有利于业态融合的制度环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支持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培育壮大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航母”,提升产业融合规模化水平;扶持中小微型文化企业做专做强,使其成为创新创业和融合发展的重要主体;建立创意、形象、软件等无形资产的评估标准,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

  (张湘涛 作者系中共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上一篇: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下一篇:坚持和发展十八大精神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政治基础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