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问题

□ 吉昌华

 

  内容摘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历史积累的科学经验,更是实践发展的客观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非其他什么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非少数人利益,实现中国梦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非其他道路。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创造 中国经验 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最伟大的“中国创造”和“中国经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做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科学的态度,不断发现、创造、前进,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非其他什么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问题就是要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涉及到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科学判定问题,是必须加以澄清的大是大非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判定一个社会的根本性质,要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性质中寻找依据,而不应该依据个别社会现象做出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等,这些制度、理念都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所没有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属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从生产力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生产力水平普遍较为落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是追赶型或后发型的社会主义,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从发展阶段角度看,我国总体上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还十分紧张,这就决定我们的一切改革措施都必须立足实际,必须从实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从文化传统角度看,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的国家,国民总体文化素质和受教育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把社会进步建立在国民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基础之上。

  中国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必须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超越甚至否认现有阶段就必然意味着失败。我们党正是在总结以往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现阶段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并从这个最大国情出发,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实践证明,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但不会构成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否定,而且使得这些原则在新的历史实践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非少数人利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一个政党、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关键问题就在于它是否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发轫之初,就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立足于担负起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使中华民族振兴起来、使伟大祖国强大起来的使命,才获得了蓬勃发展的活力源泉。

  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只有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少数人或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应当看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和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利益关系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凸显,但总体上是属于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但这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将严重危害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乃至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我们要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志和力量统一集中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来。

  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这是党全部工作的生命线。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旺的根本因素是人心向背。正是由于我们党高度重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所以执政以来,我们党同群众的关系是密切的,群众对我们党是信任和肯定的。但与此同时,在某些地方、某些部门、某些党员干部身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群众的现象,一些干部高高在上,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个别的甚至吃拿卡要;一些干部喜欢摆花架子,忽视对群众具体困难和问题的解决等等。这些现象既败坏党的声誉,也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格格不入。

  我们要始终铭记,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既决定了中国的过去,更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在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要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想所盼,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途径。

 

  实现中国梦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非其他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凝聚了中国人民170多年来的宏伟夙愿和不懈求索,是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取义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只有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正确的道路,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才能最终达到胜利的彼岸。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近年来,一些人对于马克思主义“要不要坚持、能不能坚持、如何才能坚持”存在着很多疑问,有的甚至把西方一些国家的民主、宪政观念鼓吹为所谓的“普世价值”,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如果我们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就是自陷困境、自毁长城。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巩固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价值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思想意识多样化的关系,不断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学会从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切实维护意识形态文化安全。

  二是坚持维护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动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为各类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国有企业在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经过放权让利、结构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阶段的探索和努力,在体制改革、机制优化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国有经济的壮大,显著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其主导作用和影响力得到了充分显现。它在自主创新方面、在创造稳定的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宏观环境方面,以及在财富创造、财富积累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都是显而易见并值得充分肯定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研究的结果认定:国有经济在生产效率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并不见得比私有制的低,甚至可能比它更高。因此,公有制经济不仅不该削弱,而且应该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做大做强做好国有企业,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坚持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维护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三是坚持推进改革开放不动摇。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取得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但必须明确的是,改革不能偏离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私有化的改革、全盘西化的改革、甚至是否定改革成果的,都不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而是自我否定和改旗易帜。面向未来,我们必须以更加包容的宽广胸怀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在改革过程中逐渐打造更加成熟、更加健全的制度体系。我们要以更加崇高的使命意识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在西方发展模式面临重重危机的今天,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中华民族寻求自身自由和解放的崇高职责,也要肩负起寻求人类社会未来发展之路的神圣职责,努力探索总结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本文系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

  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

上一篇:不当西方理论的搬运工
下一篇: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