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精神的实质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在成绩和困难面前永远不骄不躁,在改革发展成就面前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斗志,不忘初心,奋力攻关,持续不断地冲击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对当下的河北来讲,大力弘扬“赶考”精神,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河北的重要指示为思想和行动指南,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走好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新业绩、取得新成就。
“赶考”精神是河北走好发展新路的强大精神动力
河北是“两个务必”的发源地,是“进京赶考”的出发地。在68年的“赶考”中我们取得了优异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题”:发展质量效益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新旧动能转换不快,产能过剩等结构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任务艰巨;改革开放相对滞后,城乡居民收入不高,公共服务水平较低,营商环境亟待改善,城市经济、县域经济、沿海经济实力不强。
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的战略部署。加快转型,就是要从固守传统产业向精准选择新兴产业转变,从资源要素依赖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同提升;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城乡空间格局、现代产业体系、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跨越提升,就是要坚持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加速补齐河北发展短板,加快实现发展阶段、发展层次的整体跨越和提升,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是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坚定走好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征程上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必须大力弘扬“赶考”精神,为推动我省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弘扬“赶考”精神,走好发展新路,必须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行动指南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知之深、爱之切,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视察河北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河北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提出的每项任务、作出的每项指示,都是我们在新的赶考路上的重大命题,都需要以强烈的历史担当交出合格答卷。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领航向,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践行“四个加快”“六个扎实”“三个扎扎实实”的要求。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个标志性重大理论成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高度耦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四个加快”“六个扎实”“三个扎扎实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全面领会,准确把握,认真贯彻落实。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生态、速度与质量、公平与效率等重大关系,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中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脱贫攻坚、推进共享中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弘扬“赶考”精神,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推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在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中实现政治生态根本好转。
坚定走好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谱写河北改革发展新华章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扎实实去产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必须打破惯性思维和传统路径依赖,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用改革的办法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痛下决心割肉剜疮,化解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过剩产能,妥善处置僵尸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贯彻执行严格的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公平有效的退出机制和防止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个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资源禀赋和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其发展模式必须随着调整,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河北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大智移云”新一代信息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特种机器人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坚持生态环境优先,推进绿色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城乡空间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精准确定生态功能分区,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开发潜力,明确各区域功能定位和优先发展方向,优化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绿色、共享、开放、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工程,开展“蓝天行动”“碧水行动”“净土行动”,构筑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建立大气和水污染联防联控运行机制,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使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举措真正落到实处。把绿色发展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新标尺”,让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时更加关注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益。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河北经济转型升级。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补齐发展短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大战略机遇。要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抓好重大历史性工程,高标准、高质量精准打造一批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的载体和平台。扎扎实实推进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着眼于持续发展和质量提升,大力发展冰雪产业、旅游康养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共建科技园区、创新基地、技术市场、转化基金和创新联盟。完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与京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创新资源合作,吸引京津技术成果到河北转化。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高制度供给能力,重点支持关键领域和共性技术创新,激发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力。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进发展成果共享。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走好发展新路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推动扶贫脱贫政策落地生根,在脱贫攻坚、推进共享中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强化目标导向,严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确保实现年度扶贫脱贫任务。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群体,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重点对象的扶贫资金支持力度,建立低保线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实现应保尽保。加大教育、健康扶贫力度,防止因病因学致贫返贫。突出抓好精准扶贫落地,坚持产业园区和移民社区“两区共建”,实施特色农业、光伏、旅游、家庭手工业、电商、就业六大扶贫工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强化造血功能。创新脱贫攻坚资金增长机制,推广“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健全对口帮扶机制,严格贫困退出标准,提高脱贫质量,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执笔:田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