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荟】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2016年5月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让世界知道“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为此,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记者特别邀请了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委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代表,围绕如何让世界知道“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进行深入探讨。
保护、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向世界展示“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的底气,而这份自信,源自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
“小小一片甲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头两千年的考据,很大程度上靠它支撑。”宋镇豪委员从事被称为“绝学”的甲骨学研究至今已逾30年。在他眼里,那些写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殷墟甲骨文,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灵魂和精神,诸如中医、建筑乃至祖先崇拜、重农思想等,皆能在此追根溯源。近年来,宋镇豪委员带领团队系统整理了6万余片甲骨,编印《甲骨文献集成》、编著《甲骨文合集三编》,推进电子数字化甲骨文字库建设。“作为国际性显学,甲骨学是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中国符号,对它的整理和研究,必须有人做、有人传承。”
在孙正聿委员看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己任的中国传统哲学,致力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实现融合与和谐。而西方传统哲学则强调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等二元对立。如果把中国传统哲学称作‘和谐化’的辩证法,那么西方传统哲学就是‘冲突化’的辩证法。可见,中西传统哲学具有极大互补性,它们为人们理解和协调人与世界关系提供了不同视角。”孙正聿委员说,“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的原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社会科学资源,有些是有形的,也有不少依赖口口相传,急需合适载体;有的仍活跃在当下,有的却尘封在故纸堆里有待挖掘。”向晓梅代表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需要保护,一方面需要挖掘和阐发,在此过程中,推动其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是激活生命力的关键。
为人类提供中国理念、主张和方案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只有为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性变革贡献中国智慧,才能让世界知道‘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着眼于增进人类福祉、维护世界和平,体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国家利益与人类利益、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统一。在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单边主义大为流行的当下,意义显著。”孙正聿委员表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界就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之间的对话,并将目光聚焦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哲学理念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思想先导作用。
向晓梅代表更为关注“一带一路”战略的世界意义。“历史上,我们曾开辟过一条丝绸之路,繁荣了沿线国家的人文经贸往来,增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而‘一带一路’战略,正是基于这一历史文化渊源提出的,它生动地向世人昭示,这是一条继往开来的和平之路、发展之路。这一体现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主张,能够为世界所理解、所共享。”
参加2015年在美国召开的世界四大古文字系统学者对话会时的情景,令宋镇豪委员难忘。在那次会议上,他惊喜地发现,中国学者在研究甲骨文过程中总结出的词位分析法、构型要素分析法等,已经被巴比伦楔形文字、埃及碑铭体圣书文字的研究者们所采用。“可以说,我们的古文字研究水平,在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也是基于这些成果,我们目前正在积极推动甲骨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对此,宋镇豪委员信心十足。
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设立。一批优秀学术成果被翻译成外文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推动了中外学术的交流与对话。
“这对于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很有好处。”孙正聿委员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不是某一个人、某一本书走向世界,而是要培养大量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产出相当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进而建设一批一流学科。而形成成熟的学派则是一流学科的标志。“放眼世界,布拉格学派、维也纳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等对世界学术发展影响深远的学派之所以大师云集、人才辈出,原因就在于其重视团队建设和学术传承、重视对学科骨干的培育。”孙正聿委员说。
“可以打造一些优秀的交流平台,让更多国外学者了解中国的发展,找到与中国学者合作的机会;通过交流增强文化认同感,进而消除隔膜。”向晓梅代表认为,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关键还在于学术间的交流、学者间的交流。她提醒,除了学术界的力量,还要重视民间的力量,华人华侨在弘扬中华文化、传播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
宋镇豪委员认为,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首先要甘坐“冷板凳”,练好内功。但要把“冷板凳”坐热,也需要一些外部条件,他尤为关注学术评价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创办了一本名为《甲骨文与殷商史》的刊物,迄今为止仍是海内外甲骨学研究领域的独家。但由于刊物每年只出一册,与现行评价体系不符,未被纳入核心期刊。目前的处境是,虽有不少国外名家投稿,但在国内高校却被边缘化。”宋镇豪委员担忧,长此以往,这方甲骨学研究者之间切磋交流的园地终将失守,如此,遑论国际影响力?他呼吁,学术需要评价,但应考虑到不同学科的特点。
(光明日报记者 王琎 李苑)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重点建设内容:
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推进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推广普及。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支撑和信息化建设。
开展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和表彰。
(资料来源:《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11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