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全面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在新的时代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纳入国家战略,从整体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具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坚持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滋养。 

在几千年风云激荡、沧桑变幻的世界上,人类创造创新出了绚丽多姿的文化,但有哪些文化能够穿越千古历经摧折而不灭?有哪些文化能够在交汇兼容中强根壮枝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又有哪些文化能够在历史长河的起伏中一次次把自己的民族推上兴旺的高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无疑是最突出的代表。的确,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积淀着中华民族最坚韧的生存性格和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闪亮的价值理念和独特的精神标识,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始终熠熠生辉、光彩夺目。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需文化力量迅猛推进的节点上,《意见》的发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擂响了战鼓,指明了方向,指点我们在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全面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生发于其具有优秀特质的核心要素,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伦理美德与人文精神。中华先民开初感触到物我对待时,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追溯类通万物的德性,就察觉到了天地与人类的生成相依关系,进而提出“赞天地之化育”睿智命题,凝结出知常达变、革故鼎新、修齐治平的使命意识,提炼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人道思诚的不朽思想。这些思想理念被用于行事处世,则形成了爱国情怀、担当意识,形成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乐群、崇德向善的伦理美德及相应的行为规范。核心思想理念被用于自我修为,则生成了和而不同、俭约自守、珍重气节、知行相合及贯穿整个生命过程的人文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要素的思想理念、伦理美德与人文精神,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具有突出优势,内含着顽强生命力,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几千年进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生命力源于当代民族文化的伟大创新。90多年前,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与民族复兴运动中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自身塑造中,尤其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自觉地传承、发展和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大地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这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给丰厚斑驳的传统文化灌注进理念先进、气质清新的思想灵魂;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使国家民族的社会活动本质上成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的行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使中华文化基因与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相适应;采取开放包容、取长补短、择善而从的态度,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各文化理念的融通关系,培育领先时代的民族精神。这一切,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了意境,添加了色彩,增强了生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需要我们在承传发展中自觉弘扬。民族文化总是和民族命运相关联。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依恃他们的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大门,中西文化的交融是以对峙撞击、中方弱下的态势开始,中华民族曾经百余年间积贫积弱,甚至出现生存危机,文化交流一直处在受鄙视的地位,受到中外双方不同意义上的误解、误读或漠视。我们迄今融合起先进的思想文化,并依靠自己固有的优势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文化平等、文化自信始终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民族的血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现在,我们在世界大国博弈及国际文化交流中,在确立自身的前进道路与行走步履上,仍然需要更加坚强牢靠的文化根基以立足。为此,我们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迫切需要深入挖掘民族优秀文化价值内涵,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作为民族振兴和世界文明的推动者,我们接过民族文化的薪火,拨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有的辉光,是当然的责任。

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需要我们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意见》阐发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内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确定了“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的总方针,对宣传、教育、研究、文艺、科技等领域提出了指导意见,也对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传播交流工作设定了具体目标。《意见》涉及包括物质文化、礼仪文化、节庆文化在内的全方位文化建设,体现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特殊性的深度把握和对文化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全面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战略性、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贯彻其精神,我们必定能打造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必定能在当代世界舞台上焕发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必定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力、国家软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冯立鳌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上一篇:传承优秀传统 提升文化自信
下一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幸福之文化沃土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