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同志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调研,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这一重要讲话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战略举措。近年来,我国媒体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进步、新成效。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人民日报研究部的研究人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编 者
《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并提出了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等具体要求。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带来了新的巨大推动力。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加快转型,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全球传统媒体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新机遇,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积极应对挑战,抓住历史机遇,把握时代潮流,使我国媒体融合发展领风气之先,整体进展处在世界媒体“第一方阵”。
积极探索,多层次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在“2·19”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这一重要论述,准确概括了媒体融合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
媒体融合发展,首先是增量发展阶段。媒体成立新部门、引进新人才、开发新应用、推出新产品,但除了内容上相互渗透,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基本上泾渭分明。其次是初步融合阶段。媒体利用重大报道等契机,打破原有体制机制限制,推出“现象级”融合产品。再次是深度融合阶段。媒体在“做增量”基础上积极推进“改存量”,在体制机制、经营管理层面改革创新,推动组织机构一体化、传播体系一体化,实现人员、管理、运营融合,为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支撑。习近平同志发表“2·19”重要讲话后,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层次的传统媒体都在较短时间内,由增量发展到初步融合,再由初步融合迈向深度融合,在产品创新的同时推进制度改革。
融媒体中心建设,是破解传统媒体内部运行机制创新难题的龙头工程,直接决定媒体融合程度。从2015年两会报道开始,人民日报开始尝试“中央厨房”工作机制,打通全社采编资源,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端传播”,形成“移动端讲快、PC端讲全、报纸讲深”的既融合又错位的发展格局,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融合产品。在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2·19”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人民日报深度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比如,设立全媒体指挥中枢总编调度中心,建立采编联动平台,再造适应融媒体生产的策采编发流程;改革采编部门设置,对编制体制、机构职能、人员配置作重大调整;等等。通过这些举措,人民日报向新型主流媒体目标又大大迈进了一步,继续引领融合发展潮流。
许多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也都把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推进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扎实推进。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都相继成立全媒体或融媒体工作机构,努力使“中央厨房”运行常态化,带动采编资源整合与体制机制创新。地方各级媒体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以及各地广播电视台,都围绕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变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百舸争流、亮点纷呈、多层次推进的“融合发展方阵”。
多管齐下,全方位形成融合发展合力
融合发展事关全球媒体的前途命运。融合发展的进度、水平、效果,因认识程度、顶层设计、制度优劣而异。我国媒体融合发展之所以能领风气之先,走在世界前列,得益于各方面多管齐下。
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中央决策和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深刻阐述。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央的大力推动和顶层设计,是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各部门各地区大力支持媒体融合发展这一中央决策和国家战略,为融合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全方位形成融合发展合力。
传统主流媒体自觉推动与主动引领。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我国传统主流媒体对融合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始终自觉贯彻中央精神,积极主动投身媒体融合发展,融合发展很快成为中央媒体的中心工作。中央媒体的融合发展对地方媒体的融合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融合传播技术不断创新与广泛应用。媒体融合发展与融合传播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许多数字技术与不同媒体融合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融合成果。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被运用到全媒体采编平台之中,移动直播、H5应用等技术在采编制作环节普遍采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从无到有。这些技术进步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补齐短板,进一步赢得融合发展优势
尽管同国外媒体相比,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走在前列、处于“第一方阵”,尤其是主流媒体在新技术应用方面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但在内容生产上还要进一步努力,补齐短板,进一步赢得融合发展优势。
习近平同志在“2·19”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内容是满足受众需求的“第一指标”,技术与渠道都是为了方便内容到达受众,但受众是否接受内容则取决于内容能否满足受众需求。因此,在媒体融合发展中,仍要注重对内容生产的投入,注重内容生产的创新,致力于打造精品内容,致力于提供不可替代的专业信息,致力于生产适合不同终端传播、不同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新闻产品。融合发展时代的内容生产,既要有意思,更要有意义。
新技术也为融合发展的传播效果评估提供了便利条件。融合发展的效果如何,包括内容传播效果和项目建设效果是否达到了与受众进行信息交流的目的,都要进行准确的反馈与评估。应以传播效果评估为重要环节,倒逼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巩固和提升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领先地位,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崔士鑫)
《融为一体 合而为一:牢牢把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我国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推进,但一些尝试离真正的融合还有一定距离。融合发展,“融”乃要义,“合”为路径。“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是衡量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是否真正实现融合的标尺。当前,我国主流媒体正进入将融合发展推向纵深的关键期。在融合发展的关键期,需要紧抓四个关键环节。
从“灵感火花”到“体系创新”
解决生产环节不相融问题
传统媒体正在面对的,是由核心传播技术突破带来的整体性、全局性挑战;传统媒体正在推进的,是包括组织结构、生产流程、体制机制、人才结构等在内的全面、彻底的融合。媒体融合要协调推进、一体发展,首要的还是生产环节的相融。
近年来,我国主流媒体在渠道拓展上做了很多创新性工作,主要体现为新闻客户端、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手机报、移动电视、网络电台等不断涌现,形态丰富多样,多媒体传播矩阵初具雏形。中国报业协会2016年选取全国520家报业单位进行调查,微信、微博开通率超过80%,新闻客户端开通率超过60%。另外,全国有200多家广播电视台有了网络平台,推出了客户端。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将迸发的“灵感火花”转化为“体系创新”呢?重点是要抓住采编发流程再造这个关键环节,以“中央厨房”即融媒体中心建设为龙头,创新媒体内部组织结构,构建新型采编发网络。可以说,“重构采编发网络、再造采编发流程”是媒体融合发展中必须攻破的“腊子口”,核心就是抓好“中央厨房”建设这个龙头工程。
为什么“中央厨房”是龙头?首先,它是融媒体采编发的硬件基础和技术平台,也是大脑和神经中枢,发挥着集中指挥、采编调度、高效协调、信息沟通等基本功能,有利于实现管理扁平化、功能集中化、产品全媒化。其次,它通过重新配置媒体资源,推动实现颠覆性的内容创新,成为生产融媒体产品的创新平台。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为例,在2016年全国两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等重大事件和重大主题报道中,推出了数据图解、H5作品、动漫、微电影等一大批富有表现力的融媒体产品。最后,它能以改造采编发流程为“触点”,推动体制机制、人才管理、资本运作等一系列改革。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解决技术应用不相融问题
技术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引爆点”,同时也是传统媒体的“痛点”。
媒体融合发展对技术的应用,并不仅限于对优势内容或者几个项目的支撑,更要将最新最适合的信息技术与媒体的资源禀赋融合起来。事实上,最新最好的技术未必最适合新闻媒体。默多克把最新最好的页面渲染呈现技术应用于新闻客户端“The Daily”,以惨败告终。一些案例说明,新技术固然重要,但必须与媒体自身的特性和本地受众的需求相融合。
“软件定义媒体、数据驱动新闻、算法重构渠道的趋势,将成为未来融合发展的驱动力。”正如有的学者所言,要促进媒体深度融合,必须在内容、渠道、用户等各个环节植入新技术的基因。在内容支撑上,应建设拥有多媒体呈现、“傻瓜式”操作的采编辅助系统,在为用户提供“悦读”体验的同时,尽量减少编辑的操作难度。在渠道建设上,应继续深耕移动传播平台建设,使媒体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建立起多元、直接和实时的连接。在用户关系上,应利用大数据等技术进行用户偏好分析,调整内容生产和传播策略,提供个性化新闻服务。
从“补血输血”到“自我造血”
解决资金要素不相融问题
充足的资本投入,是成功融合的前提;完善的资金链,为成功融合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媒体融合发展已经初步形成政府补贴、上市融资、组建融合基金、引进战略投资等多渠道资本来源的基本格局。像河北、深圳、广州等地通过财政补贴方式给予本地媒体支持;人民日报社、招商局集团、深圳市三方共同组建了首家媒体投资基金——“深圳市伊敦传媒投资基金”;浙报传媒通过非公开发行的方式融资,布局大数据产业……
但与资本的热情相比,媒体融合发展如何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设新平台、发展新技术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即便有财政资金输血、市场融资补血,但如果媒体不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只是一味“搞副业”“吃老本”,长期入不敷出必然导致无以为继。在采编业务与经营系统设立“防火墙”的前提下,主流媒体应大胆创新赢利模式,开发具有独创性的信息服务和数据产品,着力提升内容和服务的附加值。可以在广告、电商、增值服务、品牌价值衍生等方面探索多元商业模式,也可以通过输出和开发知识产权(IP)实行资本运作。
从“分灶吃饭”到“并灶生火”
解决生产主体不相融问题
人,不仅是融合发展的主体,也是融合发展的对象。从相“加”迈向相“融”,归根到底要靠人才。
传统媒体现有的人才结构和管理方式还不能适应融合发展的要求。媒体融合发展要走向纵深,必须对融合发展中的人才进行立体化的制度安排。加强新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招聘数据分析师、用户界面设计师、舆情分析师等,优化人员结构。同时,应严格按照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管理人才,综合运用薪酬体系、晋升渠道等,使能劳愿劳者多劳多得,真正激发创新活力。
传统媒体培养人才可抓两个重点:一是建设一支独立自主、水平过硬的技术人才队伍。一些媒体曾尝试通过技术外包实现融合,但由此带来的种种弊端,如安全风险、产品升级需求、研发进度受限等,最终使这些媒体下定决心,通过“外部引入+内部培养”的方式,打造一支自主的新媒体研发技术队伍。二是重视发挥年轻人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骨干作用。新媒体和年轻人具有共同的基因,通过压任务、给机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年轻人的创造力,媒体融合就能发展得更快更好。
马克思曾称由商品到货币的过程是“惊险的跳跃”,如果不能成功实现这一跳跃,那么,摔坏的将“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媒体融合发展抓住关键期,推进系统变革,“惊险的跳跃”才能成为“光荣的跳跃”。实现这“光荣的跳跃”,是传统媒体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使命所系。(戴莉莉)
《走出融合中的“迷思”》
媒体融合发展有两个层面:显性层面,即内容、渠道、平台等的融合;隐性层面,即文化和理念的融合。后者作为“看不见的手”,影响更为深远。作为承载文化与理念的主体,媒体人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对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从被动相加到主动相融,媒体人亟须走出融合中的三种“迷思”。
走出产品迷思。传统媒体是以内容为根基的传播系统。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很多人大呼内容为王已经过时、渠道平台才是王道。其结果是新媒体过分倚重渠道和平台,忽视内容生产,在渠道不断拓展的同时,优质内容并未与之同步。事实上,内容生产在媒体融合发展时代依然至关重要,优质内容依然是媒体的立身之本。当然,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媒体需要充分考量移动互联时代的用户到底需要什么内容。为此,媒体人应增强几种意识:特色意识,充分考虑载体特性和新媒体发展规律,不能一稿打天下;用户意识,避免自我陶醉、自我满足,要琢磨用户体验;运营意识,不能只管生产,不顾传播效果;短板意识,认识到可视化、视频、直播等的发展趋势,补齐自身短板。
走出技术迷思。媒体的每一次更迭都是新技术驱动的,技术在媒体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媒体融合发展不能止步于花样翻新的新技术。技术膜拜者往往忽视媒体融合发展的社会文化情境以及媒体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出现融合发展误区。当前,有些媒体人盲目迷信新技术带来的新渠道,认为有了“两微一端”就是融合发展,只追求渠道扩张却不关心实际传播效果,使融合发展流于形式。还有一些媒体人迷信数字,追求下载量,并不关心激活率和活跃度。这样的媒体融合发展往往陷入技术至上的怪圈,歪曲了技术作为工具的本义。
走出身份迷思。新媒体一路高歌猛进,与之相伴随的是一些传统媒体困难重重。一些传统媒体人因此消极悲观,认为自己在新形势下难有作为;还有一些媒体人因循守旧,害怕改变;更有媒体人陷入了媒体消亡论和职业消亡论的悲观主义论调中。这种沉沦与无为,无疑是不可取的。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认为,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下的发展取决于其“可靠的定位性”,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政治功能,正是不可替代的“可靠性定位”。传统媒体人不可妄自菲薄,而应积极投身融合发展实践,在新的格局中找准自身坐标,重塑职业价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要走出上述迷思,媒体人在媒体融合发展中需要在理念上实现几大转变,如从主导到交互、从大众到分众、从单体到多媒……最终,从自醒走向自觉,实现浴火重生。(李康乐)
《深度融合的方向与路径:从相“加”迈向相“融”》
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努力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标注了媒体深度融合的方向与路径。近年来,我国传统媒体相继开启数字化和移动化发展之路,不断以相“加”累积增量,在融合发展方面的改革创新步步深入。但对照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仅仅做到相“加”还远远不够,相“融”才是理想状态和最终目标。
正确理解相“融”的含义。相“融”是要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达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目标。首先,相“融”是一个理性的扬弃过程,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双向互动、彼此促进的发展。一方面,传统媒体要自我革新,主动在载体平台、表达方式、传播渠道方面积极创新;另一方面,新媒体也要以传统媒体为参照,追求新闻核心价值,避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降格以求等做法。其次,相“融”是一个主动的转型过程,不是此消彼长,也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序转化。当前,一些传统媒体合并关停,引发业界的哗然与惋惜。冷静观察,这种变化并非消亡,而是一种新生。一些不再出版的报刊没有退出传媒界和舆论场,只是化身为“网报”与“端媒”。
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科技进步不断催生媒体生态变迁,但变化的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平台、渠道,而媒体人的使命担当、理想情怀、精神风骨、优良传统一直在传承和延续,始终没有变也不能变。“变”可以从“科技助推”的视角看待。当前,新技术在采访、编辑、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拓宽了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顺应这一潮流,从最新技术发展中借势,以新技术促进新闻内容生产、丰富新闻表现形式,势在必行。“变”更体现在生产流程的变革中。在策采编发等环节求变,以适应时代要求;在体制机制、工作节奏等方面求新,以提高传播时效、满足用户需求。但是,媒体融合发展又要始终坚守媒体基因、传承根本宗旨、发扬优良传统。无论体制机制发生怎样的变化,媒体使命与职能不能变,坚持政治家办报不能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能变,把最好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的情怀不能变。
牢牢抓住“中央厨房”这一关键环节。在媒体融合发展中,谁是主导常被讨论。事实上,在融合发展中,既不是传统媒体主导,也不是新媒体主导,而是要科学统筹、顶层设计、一体推进。“中央厨房”就是神经中枢。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中央厨房”是标配,是龙头工程。之所以说“中央厨房”是龙头,是因为它既有硬件基础和技术平台,又是大脑与神经中枢,具备集中指挥、采编调度、高效协调、信息沟通等功能。“中央厨房”的各项建设指标现在也十分明确,即建设一个工作平台、一个技术支撑体系、一个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一个传播效果监测反馈系统。当然,“中央厨房”只是标准配置,不同形态的媒体在融合发展进程中还应对其进一步完善,让“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真正落地生根。(薛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