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积极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

□李风瑞

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积极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围绕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和竞争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外贸外资外经工作,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国际产能合作新样板”。这一要求彰显了省委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和长远谋划,为河北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打开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对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走好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积极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对河北意义重大

积极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是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现实选择。河北虽然是沿海经济大省,但从现实看,外经外贸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并不尽如人意,与其他沿海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我省出口贸易总量偏小、外贸依存度较低、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加工贸易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低以及出口主体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省经济发展。积极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是河北加快改革开放,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必然选择。只有始终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积极实施对外开放的有效举措,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才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升我省经济整体实力。

积极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是培育发展壮大新动能的重要路径。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着外部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和内部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的双重困境。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外需求下降、贸易保护升级、人工成本提高导致竞争力下降等,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从我省情况看,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偏重,粗放式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化解过剩产能任务依然艰巨等。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变革带来的新变化,牢牢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加快培育发展壮大新动能。而积极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是培育发展壮大新动能的重要路径。充分发挥河北内环京津、外沿渤海的优势,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高层次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增强对全球资源尤其是人才、科技、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等高级要素的优化配置能力,将有力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积极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是解放思想、推进改革的有效抓手。河北要走好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阻碍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而对外开放,不仅仅是简单地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更是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积极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将有力地促使一些地方和领导干部跳出“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强化合作与共赢意识;激励一些企业家抛弃“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保守心态,到国际市场搏击风浪;有效破除阻碍经济发展的思想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改革步伐。

当前的河北正处于历史上重大机遇最为集中、各种优势最能有效释放、跨越提升最为有利的时期。实现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宏伟目标,积极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是必然要求,也是重要举措。各地要切实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强化开放意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开放创新新平台,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强劲动力。

围绕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和竞争优势,积极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国际产能合作新样板。“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加快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作出的重大决策。融入其中,河北可以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抗风险能力。2016年,以中国—中东欧地方领导人会议、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等在河北召开为契机,我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参与力度,按照政策引导、企业主导、政府扶持鼓励的原则,用好用足国家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和丝路基金等,推动钢铁、水泥、玻璃、电力、纺织服装及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和产能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建设生产制造基地和资源开发基地,参与境外产业园区、经贸合作区和经济特区等园区开发建设,拓宽对外投资领域和区域,加大对境外产业的投资整合力度,形成参与国际分工的河北方阵。要实现由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转变,以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开发区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开发区管理和建设水平。作为河北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开发区同时承担着对外开放重要载体、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的双重使命。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必须适应开放发展的要求,创新开发区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把开发区真正建成对外开放的主战场和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一是支持开发区引入专业化园区运营商。开发区是承载地方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早期,我省的开发区建设模式主要是政府主导型,从开发区规划到基础设施、厂房建设,再到招商引资等,政府承担着大多数职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日益加快,园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园区的运营管理和发展面临诸多的挑战,产业园区由“政府优惠政策主导型”向“企业精细专业化运营型”转变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就要求开发区加快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市场化运作”新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化运营商主导参与开发区或“区中园”的设计、投资、建设、招商、运营和维护,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破解资金筹措难题,运用专业化招商机制破解项目引进难题,加快推进开发区建设。

二是改革创新人才管理方式方法。目前我省开发区大多存在着编制不足、进人渠道不畅、人才吸引力不强等制约障碍。要进一步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以全员聘任和绩效工资为核心,建立适应开发区发展要求的人事薪酬制度。对政府性投资主体现有人员实行聘用制,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选人用人机制;对开发区新补充工作人员,实行人员控制数管理和全员聘用制。建立收入分配与岗位、实绩挂钩的考核机制,根据不同岗位要求、职责分工、目标任务实行薪酬制,部门绩效工资总量与部门绩效目标考核结果挂钩,个人薪酬与本人岗位绩效考核结果挂钩。

三是加强综合保税区建设。综合保税区属于国家级特定功能区,相当于“境内关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等多项功能于一身。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在税收等方面可以享受“入境不入关”的特殊支持政策,是我国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已成为地方政府竭力争夺的“金字招牌”。我省目前已经设立了石家庄和曹妃甸两个综合保税区,正在争取国家批准设立黄骅港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弥补了我省开放功能上的不足,对于增强我省对外开放的吸引力和区域发展的竞争力,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中抢得先机意义重大。在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建设综合保税区的重大意义,用好和放大保税区的品牌效应,紧紧把握国际贸易新趋势,积极发挥石家庄和曹妃甸两个综合保税区的各自比较优势,进行差异化定位,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要以国际视野做好综合保税区的规划设计,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通过规划实施强化综合保税区各项功能。尤其是利用好综合保税区这个开放平台,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先行先试,推动业态、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营造宽松规范的发展环境,力争把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全省新兴产业的聚集区、创新驱动的策源地、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上一篇:讲真话: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下一篇:全面把握好经济工作中的几个辩证关系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