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谋划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面对新常态,既要解决“怎么看”的问题,认清大局与大势;也要解决“怎么干”的问题,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应势而动。新年已至,遵循大逻辑,奋力新作为,见到新成效,正是我们肩头的重任和必然选择。
从时间和空间的大角度来审视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需要从时间和空间的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
从时间上看,新常态是我国不同发展阶段更替变化的结果。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考验,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一些领域的潜在风险仍然较大,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过去,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曾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大兵团作战”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但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来做,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这一点,一定要认识到位。
从空间上看,从2008年发生美国次贷危机及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乏力。与世界经济不景气紧密联系的是,我国在继续发展开放型经济过程中将更多地受到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的干扰。一些贸易伙伴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对我国出口产品不断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采取贸易壁垒措施。在各国竞争日渐激烈的同时,全球化进程却出现了波折。表现在:英国脱欧和特朗普签署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后,全球市场将更加“碎片化”和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已经出现。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出口优势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模式面临新挑战。
深刻认识“四个没有变”的大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这是对中国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
其一,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7%,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应该看到,作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中国经济仍然处在适度较快的发展区间,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和占比越来越大。而且,这一经济发展成就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由重速度向重质量和效益、由重数量向重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关键阶段实现的,殊为不易。随着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6%至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在目前世界上仍属较高增长水平。
其二,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较为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形成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潜力足是因为我国经济有着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投资前景,在外部环境持续疲软情况下,内需将继续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回旋空间大是由中国人口众多、地域面积广、区域差异大、消费层次多等因素决定的。
其三,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一是新型经济彰显市场动力,二是国家战略增添市场活力,三是创新驱动激发市场潜力。
从资源配置方式看,人类历经了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3种形态。自然经济是相对分散的个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分配有限的资源;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是在一国范围内、通过政府计划的方式分配资源;市场经济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表述不仅明确了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所在,更对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位。
从经济发展动力看,科技创新作为第一推动力将成为常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从国际上来看,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计划。从国内的情况来看,中国出台《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就是要改变过去我们长期在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发展的情况,向中高端发展迈进。
从创新的主体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常态。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认为,决定经济增长效率的最关键要素是拥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拥有核心关键技术以及全球化视野的管理机制创新。可见,激发主体活力才是创新的第一推动力。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措施的意见》,对于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其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从需求结构看,过去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大规模投资和大量出口,消费动力相对不足,经济发展易受外需市场波动影响。当前,我国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模式逐渐兴起,养老家政、旅游休闲等新的消费热点加速形成,特别是网络消费、定制消费等异军突起,电子金融、电子医疗等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方兴未艾。
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认清了新常态的大局与大势,还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真正担当起引领新常态的重任。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对2017年工作提出了多个方面要求和任务,可以说是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工作的方法论、实践论。比如,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等,都蕴含着更好适应把握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思维和方法。
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毫无疑问,在世界经济阴晴不定、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只有稳定才能为发展创造前提和基础;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宏观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
当下,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同时资源环境的硬约束日益凸显,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文化建设、生活质量等有更高要求。面对这些时代课题,过去那种低效率的、不符合经济规律的、造成资源过快耗竭、生态环境破坏、产能过剩的增长方式再也走不下去了。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质量比速度更重要,结构比GDP总量更重要。我们唯有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多的智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制度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衡量发展质量和效益,就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这才是我们要的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做好“加减法”
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基本规律决定了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发挥其牵引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提供动力。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一场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攻坚战,重点应做好加和减两篇大文章。
首先,做好“减”这篇大文章,考验着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的能力,决定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前景。压减产能整个过程较为艰难,涉及企业债务、职工安置、转型升级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去杠杆、去库存等其他问题也难以取得实际效果。实际上,过去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已经对减产能作出明确的部署,就是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途径,加快化解产能过剩。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怎样把政策落实,关键要加大政策力度引导产能主动退出。要研究制定务实有效的激励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压减产能。一是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主动退出过剩产能。二是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减量化兼并重组,退出部分产能。三是实施转型转产或减量化环保搬迁。四是结合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优势产能“走出去”。
其次,关于“加”这篇大文章,供给侧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矫正要素配置扭曲,优化资源配置,具体作用于三个层面的对象:一是企业内部要素配置。这要靠企业家精神、靠企业科学管理来实现,通过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产出。二是企业间要素配置。就是使资源更多配置到优质企业、有竞争力的企业、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如果要素被“僵尸企业”长期占用,甚至劣币驱逐良币,资源在企业间错配,就是效率的最大损失。三是产业间要素配置。这就是通常说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更多流向有需求、有前途、效益高的产业和经济形态。
当然,供给测结构改革也亟需补齐短板。关于“补短板”,可以从不同角度看短板。从不同收入群体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是农村贫困人口;从产业看,现代农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是短板;从产品看,绿色产品和生态产品是短板;从质量和数量看,高品质产品是短板;从资本看,相对于物力资本,人力资本是短板;从生产要素看,相对于资本和劳动,创新特别是颠覆性创新是短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