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将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急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从事的事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解释、给予指导,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现实需要结合起来的重要机制,是贯通党的领导作用与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一根红线。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成为强大物质力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本质要求,而且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需要。

  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面临两个现实问题:一是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发展进步,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显得较为薄弱;二是作为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创作人民群众欢迎的理论文本、加强对不同理论思潮的比较鉴别、提高理论传播水平。

  把握时代精神,创作人民群众欢迎的理论文本。创作面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面向实践、服务人民,推出了《大众哲学》等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这些文本以不同阶段的中国实际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用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社会、解决中国问题,并将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但是,相较于不断出现的现实问题,马克思大众化理论文本还远远不够。“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历史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实践发展需要不断创作新的理论文本,将理论逻辑建立在生活逻辑之上,用深入浅出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为人民群众阐释新的时代问题。

  加强分析鉴别,在理论比较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社会思潮多元多样的时代条件下,人们必然会将马克思主义同其他理论进行比较。我们不能回避这一现实,而应积极应对挑战、化压力为动力。有比较才有鉴别。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想的论战中得到发展和传播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应孤立地谈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而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理论进行比较分析,让人民群众在比较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理解。为此,我们不仅要拥有宽广的理论胸怀,努力研究、积极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而且要增强理论自信,勇于同各种社会思潮作比较,同反马克思主义理论做斗争,不断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让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更深刻的认同。

  高度重视新媒体,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水平。当前,新媒体已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新媒体中的意识形态斗争十分激烈。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既面临巨大挑战,也迎来了实现大众化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努力丰富传播形式和传播手段,使新媒体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型载体和重要助力。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水平,要努力提高传播者的理论水平。首先,传播者应努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理解,既不能一知半解就发表意见,更不能人云亦云、将马克思主义简化为“条条框框”。其次,应在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将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传播者应根据宣传对象的实际,努力以“中国话”阐释马克思主义,以“接地气”的话语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

 

  (韩 昀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上一篇:用行动展示理想信念的力量(思想纵横)
下一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两个“超越”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