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区域发展战略,谱写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篇章。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发展动力的基础条件,对于实现新常态下的更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必须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优化发展举措,以更宽广的视野推动我国区域发展向更加均衡、更高层次迈进。
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全面。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布局中谋划区域协调发展,将为我国发展开拓新空间、注入新动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区域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到2006年,我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党的十八大把“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作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习近平同志指出,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同构发展,而是优势互补的差别化协调发展,“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走活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动力。“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这意味着未来5年我国区域发展将更加注重统筹协调,通过培育若干增长极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为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开辟广阔空间。
区域协调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仍然滞后。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必须通过协调发展来克服。应从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入手,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平衡的发展结构。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发挥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各地区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形成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日益缩小的发展格局,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理念是发展实践的先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理念遵循。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各个区域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完善政策,将极大推动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方位的平衡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应积极构建发展新体制。因地制宜,加快形成有利于本地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通过促进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板块之间的合纵连横,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通过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构建产业新体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应促进实现区域整体平衡发展。针对薄弱环节补齐短板,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应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探索建立区域生态环保合作机制,合作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打造能够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应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支持中西部地区形成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新局面,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各地区优势互补与协调发展,补齐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块短板;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让全国各地区、各族人民都能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
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客观反映。习近平同志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把区域协调发展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资源等传统要素投入。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发展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因此,在新常态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必须重构和完善区域发展的激励机制,调整地方考核体系,深化行政管理、财税、区划、投融资、环保合作等体制改革,允许因地制宜探索,鼓励地方创新发展,实现产业、项目、资金、人才和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应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当前,中西部地区生产要素相对低廉,具有成本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潜藏大量投资机会;拥有广袤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这些后发优势将使中西部地区成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新高原”。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主动适应新常态,应更多依靠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应通过深化大范围、跨区域的经济合作和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打破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促进区域之间互联互通;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促进东部产业有序向中西部转移,加快内陆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完善区域分工、优化空间布局、加强优势互补,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释放经济发展潜力,形成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在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时期协调内外、统筹陆海、兼顾东西的重要举措。习近平同志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内生性要求,也有助于带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在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使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更广阔的腾挪空间,为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契机。
“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我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在沿海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受制于高山荒漠阻隔,对外开放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缺乏外向动力,与东部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一带一路”建设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向西开放、推动东部地区深化向东开放,使我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极大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催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中西部地区能够进一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集聚要素资源、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若干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东部地区能够加强沿海城市港口建设,积极推动海上经济合作,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形成了一批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优势突出、要素集聚能力较强的区域和重点城市群,具备了成为战略性增长区域的有利条件。
“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还有利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深入实施,将加快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的形成。中西部地区依托“一带一路”建设,能够进一步提升本地的交通、通讯、电网、管道等基础设施水平,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促进国际与国内经济发展互联互通,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带动“一带一路”周边地区及国家经济共同发展。
(史晋川 董雪兵作者为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