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三严三实’是我们天天要面对的要求,大家要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要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要落细落小,注重细节小事;要修枝剪叶,自觉改造提高;要从谏如流,自觉接受监督。”习近平同志关于“三严三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全面传承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和精神本色,鲜明昭示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行为准则,为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
“严”具有严格、严肃、严谨、严密、严明的含义,体现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具备的严肃的政治态度、严密的政治组织、严明的政治纪律。
严肃的政治态度。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从政党性质看,“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具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严肃政治态度。从历史使命看,作为先进阶级和革命性最彻底的阶级,工人阶级肩负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使命。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肩负着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治追求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政治目标,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有严肃的政治态度。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就是要为人民大众谋利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严密的政治组织。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和加强自身建设的不懈追求。在复杂甚至严酷的革命环境中,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实践证明,钢铁般的组织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带领工人阶级、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完成伟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就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看,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正义者同盟”的改造到列宁提出“必须有统一的党章、统一的党的纪律、统一的领导核心”,再到我们党将自己建成具有严密组织的战斗堡垒,都说明严密的政治组织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不懈追求。我们党从成立至今,之所以能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前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就在于通过各种制度使我们党成为严密的政治组织,保证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严明的政治纪律。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也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锻造铸就的。工人阶级本身就有着严明的纪律性,这是历史发展造就的,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决定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工人阶级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因此它的觉悟最高,纪律性最强,能在现时代的经济进步和社会政治进步中起领导作用。”工人阶级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就具有严明的政治纪律。马克思主义政党严明的纪律性还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锻造铸就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艰难的革命实践中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始终把严明政治纪律作为一条铁律。马克思在1859年写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毛泽东同志强调:“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纪律,党就无法率领群众与军队进行胜利的斗争。”
“实”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
“实”具有务实、扎实、诚实、踏实、老实的含义,是主观意愿作用于客观过程的一种态度,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也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精髓。
体现了物质第一性,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从逻辑起点看,“实”就是要求遵从物质第一性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原理揭示了一切事物和现象“客观实在性”的共同本质。因此,我们一切活动的出发点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主观意识要符合客观存在。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什么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呢?因为实际事物是具体的,而本本是对实际事物研究、抽象的结果,不能成为研究问题和作决策的出发点,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
体现了规律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按规律办事”。从认识过程看,“实”就是要认识规律、掌握规律、遵循规律。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必须坚持“知行合一”。这就从方法论上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认识事物、把握规律,推动事业发展进步。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作决策、抓工作、办事情、谋发展,都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
体现了真理实践性,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从目标和要求看,“实”的落脚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观意识与客观规律的统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螺旋式上升运动。这就从方法论上要求我们做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为什么理论与实际必须联系而不能互相脱离呢?因为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检验并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严”和“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本色
“严”和“实”体现了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的辩证统一,强调了“实”的路线指导性和“严”的纪律重要性,是对中国共产党90多年建党管党治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作风的高度凝练。
建党之初奠定了“严”和“实”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我们党高度重视“严”和“实”的问题,强调党的纪律建设。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在“纪律”一章里明确规定了党的纪律,如“言论行动有违背本党宣言章程及大会各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案”者必须开除之,把“对党忠诚老实”作为党员的基本条件。在党的历史上,入党誓词做过多次修改,但遵守纪律是始终不变的关键词。可以说,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把“严”和“实”写在了党的旗帜上。
革命时期锻造了“严”和“实”的优良作风。从上井冈山时立下的三项纪律到后来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体现了“严”和“实”的要求,成为我们党区别于一切旧社会政治组织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延安时期,我们党彰显了既严又实的优良作风。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从严治党,黄克功案、肖玉璧案等体现了“共产党员犯法从严治罪”的纪律要求。延安整风期间更是全面贯彻“一切从严”的基本要求。1941年通过的《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和《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以及1943年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都对党员干部作风提出了严肃要求。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严”的纪律要求和“实”的思想路线,延安时期形成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出现了“十个没有”干部新作风和“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社会新气象。
建设和改革时期坚持了“严”和“实”的一贯要求。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始终把严的纪律作为执行党的路线的保证。虽然形势任务不断变化,但我们党关于严的纪律要求始终没有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重新确立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推动形成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建设和改革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一系列非凡成就,都是与“严”和“实”的作风分不开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和丰富了“严”和“实”的内涵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把“严”和“实”作为对所有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既从思想建党角度强调统一全党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又从实践角度严格落实党章党规要求,严明政治组织纪律,扎紧制度的笼子。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突出强调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组织建设方面,突出强调培养和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治“四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这些都深化和丰富了我们党“严”和“实”的内涵要求,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为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