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讲话指引了文艺创作的方向,催动着积极前行的步伐。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鲜明底色。中国文化,世代相传,绵延数千年。礼乐歌舞,唐诗宋词,戏曲小说,书法绘画,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载体中,既有青堂高庙的庄严,又有万钧九鼎的沉静;既有行云流水的圆畅,又有山涧溪流的明快。而这其中,又不全是形式上的美。我们的文化历来讲究“文以载道”、“言之有物”:屈原、阮籍、杜甫、欧阳修等都在其作品中呈现出他们忧国忧民的情感、怀才不遇的政治抱负。即便是婉约派的词作、情节曲折的小说,也通过细腻微妙的心境意绪,表达出作者对历史、对家国、对人生的深深思索。今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追本溯源,从丰富的中国革命文化中汲取养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的厚土中披沙拣金、掇菁撷华,立足历史、反映历史,心系国运、礼赞英雄,创造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自信既是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也是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自信。因此,文艺创作既要善于学习经典,又要勇于创新创造。文艺工作者,就应当像勘探者寻找矿源一样,在浩如烟海的现实题材、历史启迪、思想思潮中,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触探,直面当下人民群众的生存现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用发自内心的创作热情和刻骨铭心的感想感触,创造出有真诚、有内涵、有生命的文艺作品。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处理好文艺和人民的关系,需要文艺创作者的真诚、真心和真情。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文艺作品既要让大家喜闻乐见,不画界限,不抬门槛,同时,又要坚守艺术理想,不曲意逢迎,不哗众取宠,要用高雅的情趣引领社会风尚。鲁迅先生曾倡导作家要为大众考虑,竭力创作一些浅显易解的作品,使大家能懂爱看。同时,他又说:“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让文艺服务群众,就应当用一颗赤子之心对待自己的作品,真实地展现家庭的酸甜苦辣,真诚地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这样才能创造出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让读者从中获得正能量。
托尔斯泰曾说:“艺术既成为职业的对象,它的命脉——真诚——就丧失殆尽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之下,如果文艺工作者仅仅把自己的身份看成一个谋生甚至发家致富的职业,就极易被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所裹挟。作者失去了真情,文艺就丧失了命脉,无论多么绚烂多姿的绽放,都将是昙花一现,终无生机与活力。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种对生命真谛的感悟,亦存在于文艺的创作规律之中。仰观历史的波云诡谲、时代的风卷云涌,才能不流于世俗、不囿于形式、不落于窠臼,创作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俯察脚下的土地、真实的民心,才能将伟大的现实意义融入作品,升华出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创造,坚守艺术理想,这四者相辅相成,既要仰观,也要俯察。自信是抬得起头,真情是俯得下身。只有用自信和真情浇灌的文艺之花,才能开在百姓心头,开不败,开得好。
(张淑虹 作者单位:求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