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评论
善用智库,传播中国声音(新论)

让中国声音、中国故事走入国外民众的内心,让他们感知中国、了解中国,智库是不可忽视的平台

不久前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大范围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要继续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全球治理变革进程中,如何在经济、反恐、气候等诸多重大议题上凝聚共识、贡献智慧、共同应对不确定性,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关切。

复杂议题需要多元的平台和深入的对话。日前举办的“2016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在共议世界经济难题、分享中国治理智慧方面,就发挥了很好的沟通和对话作用。通过与中国学者的思想碰撞,与中国改革实践者的“零距离”接触,与会外宾更加客观、立体地触摸中国,凝聚起了宝贵的行动共识。破除偏见、加强对话,才能破解共同面对的难题。在这方面,智库大有可为。

在一国的内政外交中,智库往往发挥着决策参考的作用,有着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因此,强化智库间的交流,有利于为各方搭建理性的对话平台,为缓冲矛盾、化解分歧发挥积极作用。从近处看,刚刚结束不久的G20杭州峰会,就是一个多元的对话平台,起到了汇聚利益、交流意见的作用;从远处看,在过去30多年里,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和专家学者,都曾通过智库平台与中国广泛接触,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对话,为凝聚国家间共识、发展友好关系起到了“桥梁”作用。

智库不仅是国家决策的参考,更是民心民意的集中反映。以欧洲智库为例,他们往往能够发掘现行制度的风险与不足,为重大决策做修正与反馈,具有较大的社会公信力。比如,布鲁塞尔的各大智库以欧盟委员会为依托,对各国舆情、世情与民情汇总分析,为欧盟在克服分离问题上找到了舆论抓手。而且,欧洲媒体往往喜欢引用智库观点,这更使得智库在一定意义上充当着引导民意的作用。通过这种引导和传播,欧洲智库也起到了收集真实反馈、汇聚大众意见的作用。让中国声音、中国故事走入国外民众的内心,让他们感知中国、了解中国,智库是不可忽视的平台。

正因如此,加强智库交流,理应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一环。加强智库间对话,有助于用“软交流”的形式拓展各方对话空间,打破相互间的“刻板印象”。例如,中国在反腐败、反贫困、改革开放等领域创造出了许多宝贵经验,用实践回答了许多质疑,用探索构建了中国叙事,这些事例如果能通过智库间的对话进行传播,将极大提升世界对中国的认识。

开展国家间的智库对话,首先需要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和中国改革的“实践者”,能够多走出去、坐下来交流提炼,形成完整的中国叙事。此外,也需要了解国外智库的议题设置方式和信息传达方式,把对话与政策实施结合起来,不断凝聚共同利益、提炼共同关切。这是让中国话语“有力传播、有信传播和有效传播”的前提,也是对接共同关切、沟通重大决策、探讨多元价值、夯实互信基础、推进深入合作的要求。

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希望了解中国。全球化时代,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不仅需要更多的听众和朋友,还需要不断加强智库交流,在交流中更新我们的叙述方式,在对话中提高我们的话语水平,让中国故事播撒得更远、中国声音传播得更广。

赵 杰 戴勇斌 作者单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原刊于《 人民日报 》( 2016年10月26日 05 版)

上一篇: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讲服从”没有任何例外——牢记共产党员这个第一身份③
下一篇: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顾大局”是基本素养——牢记共产党员这个第一身份②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