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文艺创作经验交流会日前召开,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强调:“要总结经验、巩固成果,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举措,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从一座高峰迈向另一座高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两周年之际,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不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当时的重要讲话,从中获取鼓舞与动力,进一步领会文艺创作的正确方向和方法。
物质充盈之后,文化的不可或缺会更加凸显。除了作为物质的必要补充,更重要的在于,它是彰显民族身份的标识,是维系家国认同的纽带。当下,中国正处于快速现代化进程之中,随着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一个民族可以在工具理性、科学技术上效仿别人,但在精神内核、心理结构上却永远不能丢弃传统。或许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快速而程式化的生活节奏,容易助长内心的迷茫焦虑,但只要泡一壶清茶,品两阕诗词,就能神奇地安静下来。国家也好,个人也罢,走得再快,都不能忘掉根本之所系。做好文艺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再有远见的古人恐怕也无法想象,今天的文艺作品会如此丰富。数据显示,去年上映国产电影278部,出版图书20多万种,艺术团体演出200多万场……中国文艺的成绩,正不断获得世界的认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2015年“雨果奖”《三体》折桂,国产电视剧也开始走向海外。然而,繁荣景象中也透着隐忧。快餐文化多而精品力作少,有“高原”而少“高峰”,原创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都为当前文艺创作提出了现实课题。如果大量的文艺作品都只为博人一笑而难有传承价值,那我们用什么来为这个时代存真传神?
创造无愧时代的文艺经典,是繁荣文艺创作的紧要任务。而原创能力的获得,必然需要扎根现实,从鲜活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艺术来源于生活,远古时期石壁上的图像见证着人类记录的冲动,许多伟大作品产生的契机正在于现实激发的灵感。人们乐见现实主义的作品,因为参照别人的生活,尤其是与己类似的那些,往往能获取同行的力量与心灵的慰藉。前一阵儿,都市剧《欢乐颂》触动了奋斗的年轻人,其中职场的辛苦、租房的烦恼让人感同身受;家庭剧《小别离》直面教育焦虑,讲述父母的苦心、孩子的压力,让观众从中看到自己、心生共鸣。扎根现实、记录时代的作品才会有旺盛生命力,否则就只能是无根的浮萍。
当下的中华大地上,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实践,有太多的故事值得书写,太多的群体需要关注。这样巨变的时代,这样全新的土壤,应当伴随着文化活力的迸发,催生出更多好作品。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北京,兼有千年古都的传统与国际大都市的新变,拥有文艺创作的雄厚资源优势。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定要以高度的文化使命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写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经典,记录当代的精彩纷呈,为后世留下浓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