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评论
【光明专论】破解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
        陈宝生

  【光明专论】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场大考,目前已经到了决胜阶段,到了一鼓作气冲刺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把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与我们所干的事情结合起来,把各项推动改革发展的措施尽快落地落实,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破解重点难点问题。

  经济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关键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确立了我国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三步中的第一步是实现“温饱”,第二步是实现“小康”,第三步是基本实现现代化。从小康目标的提出,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根据形势变化,契合时代脉搏提出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是基础、是支撑。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金钥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仍然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使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同时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从经济发展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有很多有利条件。一是物质基础雄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经济实力快速跃升,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二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科技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新的历史性提升。三是市场空间广阔。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通过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不断拓展市场发展新的空间。四是结构调整取得标志性进展。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五是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随着宏观调控不断完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回旋余地在加大。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增长速度不可避免换挡的同时,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增长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也要看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艰巨挑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三个没有变”决定了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目前从总量看,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已居世界前列,但按人均算就排到后面了。我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70%,排在全球第80位左右。从综合发展水平看,特别是在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社会福利水平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体也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90%左右。对此,要加强对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破解的重点难点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补上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短板,是我们努力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首先,解决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速度、方式、结构、动力发生了变化,即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这里的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经济规律的协调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其次,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所在。从宏观上看,短板无所不在,不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有短板,而且各个地方也有各自的短板,即使是经济发达地区,短板也同样存在。从微观上看,各地短板的种类和长短具有相对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的全面进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将主要依靠增进公平激发全体人民的创新活力,形成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因此,在新旧动力转换的新阶段,补短板的核心是补公平的短板,增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跨过中等收入陷阱,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并为完成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其中,最突出、最具有普遍性的短板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脱贫短板。虽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人人同样的小康,但如果现有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不能让人信服。二是民生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主要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不同群体的民生保障方面。三是生态短板。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我们要尽力补上生态文明建设这块短板,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后,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十三五”时期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如果发生重大风险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风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因此,必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从经济风险防控来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化解产能过剩、优化升级产业结构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容易引发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有所预判并积极加以应对。

  用新发展理念破解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用新理念推动创新发展,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需要创新。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表面上是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是有效供给不足,从根本上说是结构性问题。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是宏观经济调控两个基本手段,前者的重点是解决结构性问题,后者的重点是解决总量性问题。在不同阶段,是以供给侧为重点还是以需求侧为重点,取决于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当前,应对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的长期目标,是要通过改革创新释放经济潜在的总供给能力,提升供给系统满足需求的能力与水平,从根本上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企业整体竞争力。推进供给侧改革要有底线思维,要坚决守住增长和民生两条底线,瞄准既能有效提高供给也能在短期增加总需求的领域精准发力。要以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为主线调整完善相关政策,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用新理念推动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需要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力。“十三五”时期,中央提出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水平,要让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意义重大。从供给看,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对稳定劳动力供给和工资成本、培育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从需求看,对扩大消费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扩大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实现这个目标,既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是全面小康社会惠及更多人口的内在要求。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根本要靠深化改革,打破城乡二元体制,解放生产力。在这一新形势下,土地问题成为焦点所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推进好农村这一重大改革创新,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

  用新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牢固树立生态环境底线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当前,全球产业链面临绿色重构,我们要积极主动应对绿色化挑战,遵循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绿色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抢抓未来发展新机遇的重要手段。

  用新理念推动开放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我们既要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要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努力在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用新理念推动共享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三五”时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制度设计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贫困人口脱贫,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应该属于市场做不了或市场做不好的领域。因此,补短板的制度设计需要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发挥好政府的作用,解决好政府缺位和不到位问题,补上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的缺位,进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作者系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

上一篇:新华社评论员:以强有力督察确保改革落地生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二十六次会议重要讲话
下一篇:广电媒体融合“破”与“立”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