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系统总结了全市抗洪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审议通过了《中共廊坊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意见》。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就要严格落实《意见》要求,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灾后恢复重建,不是简单的原样重建,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改造提升;不仅仅是受灾地区的事情,其他地方也需要对照补短板、抓提升。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全会安排部署,坚持把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在大涝大灾之后实现大建大治,齐心协力、再接再厉,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抓当前之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实落到位。灾后恢复重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必须只争朝夕、紧张快干。要坚决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逐户排查群众取暖情况,强化用电用气供应保障,加强供暖设备检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加快推进房屋修缮加固重建,扎实做好明年开春房屋重建准备,“一村一策”制定方案,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格外关心过渡期有特殊困难、自身无法解决居住问题的重建户,通过租房、政府安置等方式,落实好过渡期安置政策。要全力抓好基础设施修复重建,在抢通恢复道路、电力、通信、市政等设施的基础上,抓紧推进重建项目建设,加快受损学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养老院等加固修缮和重建工作,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确保经得起检验。要着力帮助受灾企业满工达产,及时了解受灾企业、商户的诉求,通过保险、贴息贷款等方式,支持企业和商户稳定生产、更好经营,合理规划布局产业园区,鼓励引导受灾企业进区入园,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建久安之基,以“处处如履薄冰”的危机感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坚实堤坝。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大灾大难中,全市上下不畏艰险、团结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救灾的决定性胜利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正视问题、反思不足、认真总结,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这是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要切实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积极跑办对接,争列一批河道治理、蓄滞洪区治理等工程项目,积极推进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科学布局河道、堤防、蓄滞洪区等功能,整体提高防洪能力。要不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完善城乡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配备足够的应急避难场所,保证卫星电话、抽排水设备等数量充足、随时能用,加强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避险能力,探索健全农业、农房巨灾保险,扩大覆盖面,提高赔付额,更好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行长久之策,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与执着全力建设安全宜居美好家园。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抓当前,也要谋长远。要持续深化和美乡村建设,坚持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推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抓好垃圾、污水、扬尘、路面、坑塘等常态化治理,健全落实日常养护管护机制,加强村庄规划和风貌引导,积极创建森林乡村、美丽庭院,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精神文明创建。要全力以赴保障粮食安全,加快修复灾毁农田和农业设施,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组织做好今冬明春农业生产,加大农资供应保障力度,抓好冬小麦田间管理,加强农技指导。要坚决防止因灾致贫返贫,加强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帮助受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对残疾人、鳏寡孤独等困难群体,要逐户逐人救助,做好兜底保障。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工作,用好政务服务热线和“接诉即办”平台,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及时把问题隐患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灾后恢复重建,没有捷径,唯有实干。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我们就一定能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奋力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