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廊坊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关于支持园区项目建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工作措施》等,强化政策保障;定期组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调度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堵点难点问题;通过“四不两直”督查暗访、“一把手走流程”等形式,对发现问题挂账督办、限期整改……今年以来,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动作频频,这无疑释放出强烈的发展信号:廊坊将以更大力度和过硬举措坚决革思想之弊、除作风顽疾、兴实干之风,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提供有力支撑。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风向标”“强磁场”“催化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坚持高位推动、扎实推进,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更是一个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群众的期待、企业的期盼以及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营商环境还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群众办事的“烦心事”、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的“痛点”、政策落实的“中梗阻”还有不少。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整治顽瘴痼疾,高标准高起点推动营商环境进位争先,激活廊坊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推动营商环境进位争先,要胸有大局、行有方向。优化营商环境是关系“国之大者”的战略工程。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时,特别强调“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筑好金丝巢,引得凤凰来”“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省委书记倪岳峰提出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的明确要求,特别是在2023年廊坊经洽会上,强调廊坊要“努力成为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优的投资创业首选地、物流发展首选地”。我们一定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营商环境所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理解倪岳峰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切实做到政治站位再提高、思想认识再深化、工作力度再加大,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硬责任扛在肩上、作为硬任务抓在手上。
推动营商环境进位争先,要躬身反思、对标找差。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是什么,解决问题就无从谈起。今年上半年,我市营商环境测算结果不理想,表面上看差在统计数据,实质上差在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底数不清、调度不力、问责不严,归根结底是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格局标准、能力作风和责任担当出了问题。特别是与国内先进地区干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相比,我们的一些干部还缺乏积极进取、加压奋进的内生动力,“守摊”意识浓,创新意识不足,工作招法不多。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反思、全面查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重要举措,作为打造区域竞争优势的有效抓手,拿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行动,坚决一点、快一点补短板、强弱项,奋力扭转被动落后局面。
推动营商环境进位争先,要改进服务、提升效能。环境就是生产力,服务就是竞争力。在区域竞争中,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谁能在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效能上先行一步,谁就能争得破解困局的率先优势。今年以来,全市各地都在深化思想认识、加强改进服务,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改善。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门政务服务效能不高,审批效率低下;系统性不强,缺少高效的服务平台、优良的服务机制;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企业群众办事不顺畅、不便利。如此种种,令人警醒。如果环境和服务不好,就吸引不了客商,大项目、好项目就进不来,来了也留不住,勉强留住了也难有长足的发展。因此,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优服务,真抓实干提效能,为企业在廊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生态。
时事相催,重任在肩。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意义,清醒把握我市营商环境建设的现实差距,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关切,以更大决心、更实行动打一场营商环境建设的攻坚战、翻身仗,我们就一定能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增长内需潜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