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评论
文化创意也需工匠精神

       作者:单霁翔

  在国家政策支持与社会民众的鼓励下,文化创意事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经营整体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相比差距很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仍受到诸多因素限制,尚未走出传统机制的保守模式。

  一是博物馆从事经营活动的依据模糊不清,存在政策缺位。目前,我们过分强调博物馆的文化事业属性,限制了博物馆开展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的进程和水平。

  二是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管理与激励机制滞后。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化产业税收减免、贷款贴息、出口退税等政策措施,但对于“事业主体、公益经营”的博物馆并不适用。

  三是缺少足够资金投入和相关扶持政策。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却未纳入文化产业专项经费的范围。博物馆的市场行为还缺乏相关政策环境的明确支持,也难以吸引社会资本的积极投入。同时,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和博物馆文物展览同时走出国门的路还不太顺畅。

  在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方面,博物馆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博物馆研发文化创意产品的思路不清,文化创意产品同质化,面对文物藏品不知道如何提取文化元素。面对可以运用的文化元素,与社会时尚的审美趣味没有完全同步。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后,没有后续的市场反馈和再设计、再升级,导致无法形成有影响的文化创意产品系列。

  如何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将其转化成优质的衍生商品,如何利用市场力量,协调衍生商品研发、生产、营销、推广,以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等问题亟须破解。为此,故宫博物院探索了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以藏品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文化创意研发为支撑、以文化产品质量为前提、以科学技术手段为引领、以营销环境改善为保障、以举办展览活动为契机、以开拓创新机制为依托、以服务广大观众为宗旨、以弘扬中华文化为目的十大原则。文化产品要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不仅需要创意好、品质好,还需要策划好、营销好,需要缩短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说教式的灌输转变为感染式的对话。

  今年,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首播,随后在视频网站爆红,收获点击量超百万。该片受到关注的原因,是凝结在器物上的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匠心,也就是“工匠精神”。随着文化创意产品进入以质取胜的时代,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也需要寻找中华传统文化的“工匠精神”。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既要有创新精神,又要有“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成为今天的价值取向,使观众从一件件凝聚“工匠精神”的文化创意产品中,看到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引发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情。

上一篇:做好新形势下社会沟通工作(治理之道)
下一篇:伟大成就坚定道路自信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