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当年小岗村的改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打破思想禁锢,突破条条框框,那么现在,改革呈现出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多、动奶酪多的新特点,寻找“最大公约数”的约束条件很多。如何打破利益藩篱,就成为主要着力点。全面深化改革,呼唤基层探索创造,呼唤全社会想招发力,呼唤更多大胆闯、大胆试的勇气。
“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中国改革的标志”——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站在“当年农家”院落里,发出无限感慨。历史,从来不只是一张尘封的图纸,不只是一份久远的记忆。重温当年的改革历程,重读前辈的“生死契约”,于今日之中国、于中国之发展,启示意义非同一般。
时针再次拨回到1978年冬天。11月24日,小岗村18位“饿极了”的村民偷偷聚集在破旧的茅草屋里,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签下了一份字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大家要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到18岁”。这声贴着身家性命的惊雷,找到了脱贫道路,震响了中华大地。一年后,曾经的“三靠”村庄结束了逃荒要饭的历史,全队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随后,“大包干”的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中国农村改革拉开大幕。
这便是改革,这便是改革精神。相对于当时的“一大二公”,“包干到户”是一个不合主流、不容于世的想法,更是挑战旧观念旧体制的异类。立下这样一份誓言,小岗村的村民深知要冒多大的风险。即便如此,仍执意破常规、闯新路,展示出敢为天下先的气魄,令人感佩。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是在逞匹夫之勇。据介绍,当时小岗村村民已观察到,许多人在想法儿偷偷种菜养鸡,集体生产力提高不上去,并非能力不足、技术不够,而是“挣工分”的积极性太差。“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思路凝聚着群众的智慧。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改革循着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局、从增量到存量的顺序推进,创造了世所瞩目的“中国奇迹”,国家地位、经济实力、话语权力今非昔比。然而,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不比不发展时少。步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困难就像一筐螃蟹,抓起一个又牵起另一个,经济下行的压力、体制机制的桎梏、利益固化的藩篱、水涨船高的诉求……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难题亟待求解。我们重温当年的改革之路,就是要从历史深处找寻突破的勇气和智慧。
如果说,当年小岗村的改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打破思想禁锢,突破条条框框,那么现在,社会已经具有足够的包容性,只要大方向不偏,自己想干肯干能干,便不用担心“出格”的风险。我们再谈改革,也不能限于大刀阔斧、革故鼎新的开局状态。在深刻的经济社会转型中,中国社会阶层、群体构成日益复杂,利益诉求愈加多元,改革呈现出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多、动奶酪多的新特点,寻找“最大公约数”的约束条件很多。如何打破利益藩篱,就成为主要着力点。与过去普惠式改革相比,这样的改革几乎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兴奋。
夫战,勇气也。“不包干到户只有死路一条”,面对严峻形势,小岗村村民拿出了闯劲、拿出了斗志。如今的形势可比当年,更甚当年,然而一些人、一些地方却打起了退堂鼓。要么产生畏难心理,担心硬骨头难啃;要么懒得折腾,满足于既有的收获;要么精于利益算计,担心刀子割掉自己的肉。船到中流,不进则退。如此这般逡巡不前,稍不小心就可能丢掉已有的发展局面。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重点要破字当头、迎难而上。
怎么“破”、怎么“上”,有赖于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互动。顶层设计具有方向性、框架性和原则性,在于把握全局。但也要注意,再好的改革方案,若只是墙上挂挂、嘴上说说,最终也会沦为空话。忽视基层的探索精神、创造精神,改革就会跛脚甚至滞行。毕竟社会存在什么问题,最紧迫的事情是什么,基层最清楚,群众最有发言权。这一点,小岗村的改革便是生动例证。全面深化改革,呼唤基层探索创造,呼唤全社会想招发力,呼唤更多大胆闯、大胆试的勇气。
改革之路无坦途。小岗村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国改革的原生动力,映照出我国改革的清晰思路。从3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对小岗村的坚决支持,到如今习近平总书记走访小岗村,一根红线贯穿始终,那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担起时代的责任,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我们必能书写出这一代人的“改革故事”,为中国发展注入长久活力和竞争力。 (作者: 汤华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