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评论
文艺创作也需要“工匠精神”

□刘 燕

3月30日,《光明日报》“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艺名家讲故事”栏目对话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文章最后这样写道:“今年,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一个词‘工匠精神’,我觉得各行各业都需要有这种精神,包括我们文字工作者。真正的精品,需要慢慢打磨和酝酿,需要岁月的冲刷和涤荡。”

今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耳目一新、倍感振奋。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必须尽快培育“工匠精神”,而对于文艺界来说,呼唤“工匠精神”同样迫切。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两句诗道出了古人写诗炼字的不易,也是对文艺创作坚守“工匠精神”的生动注解。伟大的传世之作无不是厚积薄发、千锤百炼的结晶。曹雪芹写《红楼梦》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路遥用十年时间深入农村、矿区体验生活,躲在深山草棚里呕心沥血,完成了百万字的巨著《平凡的世界》。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有一页就写了5天。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先后修改200多次。

再看当今文化市场,每年都有海量的小说、诗歌、散文出版,电视台播出上万集电视剧,院线上映上百部电影,但相比数量的快速增长,仍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浮躁之气。一些作品拼的不是内容质量,而是“策划”“包装”,更有甚者,抄袭胡编、搜奇媚俗,只为博观众眼球。

文艺创作呼唤“工匠精神”。对于文艺创作而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力必不可少,否则只能生产出没有灵魂的流水线产品。但文艺作品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必须经得起推敲、受得住检验,这就需要“工匠精神”。要以“匠心”扶持“灵心”,用千锤百炼的功夫将昙花一现的灵心慧思鲜活保存起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应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名利所惑,不被市场所主宰,敢于坐冷板凳,真正俯下身子放低姿态,以精雕细琢、耐心细致对待创作,敢于对自己的作品吹毛求疵。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文艺工作者只有从“心”做起,坚守艺术理想,发扬“工匠精神”,笃定恒心,才能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


上一篇:南方时论: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党内制度短板
下一篇:人民论坛:岂能“不做一万,以防万一”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