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众充分有效沟通,是建设现代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谁想在舆论场占据有利地位,谁就必须及时发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回应公众并不仅仅是发言人的事,互动责任不能系于一人之身,而应注重团队协作,提升系统性的公开意识和后台支持。从观念上端正起来,在态度上重视起来,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提升思想自觉,最终也将推动行动自觉。
新闻发言人该如何履职尽责?近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为大家上了一课。在与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学员座谈时,他强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敢于善于发声,做到讲政治、懂政策、知情况、会说话、敢担当。
声音没有重量,有时却蕴含着巨大能量。新闻发言人的声音便是如此。若机智幽默、坦诚理性,能释民生困惑于迅疾,化群体戾气于无形,若刻板木讷乃至胡言妄语,则可能助燃舆论之火,加剧社会矛盾。因表现优劣,有新闻发言人“圈粉儿”无数,也有人沦为“炮灰”。而这些人口碑的好坏,往往和其代表部门的社会观感呈正相关浮动。因为于公众而言,新闻发言人就是政府部门的“传声筒”,是政府信息的“公示板”,是政府形象的“代言人”。这些具象化载体,记录着政府与公众的互动频率、亲疏程度。
社会对新闻发言人的“苛求”,映照出公众对政府发言发声的渴求。近些年来,我国政民互动逐渐热络,但总的来看仍不太成熟,一些部门包括不少领导干部不愿说话、不敢说话、不会说话。在与公众互动过程中,政府常常遭遇这样那样的尴尬。当此之时,很有必要厘清几个关键问题。
与公众充分有效沟通,是建设现代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今天这个时代,中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社会矛盾和问题叠加呈现,利益和观念多元分化。加之传播格局和形态空前变化,舆论场上众声喧哗,传言谣言随时都在与事实真相赛跑。谁想在舆论场占据有利地位,谁就必须及时发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出现热点问题,权威信息“犹抱琵琶”扭扭捏捏,等到小道消息传遍天下,留给相关部门的大概就只剩下被动挨批、百口莫辩了。主动及时回应民众关切,既是政府施政应有的理念和方式,也是引导人们了解情况、凝聚共识的必然选择。
既然如此,又为何屡屡出现不发声、发错声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爱惜羽毛,热衷装扮开明绅士,要么含糊其辞、语焉不详,要么干脆作壁上观、隔岸观火;二是思维偏误,将公众质疑视为全盘否定,将媒体提问视为无端“找茬”,于是念起“拖字诀”、玩起“躲猫猫”;三是本领恐慌,面对日新月异的传播环境,一些人跟不上趟了,讲不出群众听得懂的话,跨越不了官方和民间话语体系的鸿沟。而一些部门徒有新闻发布制度,却将其视为掩盖问题的“遮羞布”,推脱责任的“挡箭牌”,更是谬之又谬。
其实,政府发声要找到获取公众信任的最佳“打开方式”,也不是什么登天难事。一方面新闻发言人要多加修炼,提升个人能力素质。同时也要看到,回应公众并不仅仅是发言人的事。政府部门事务涉及方方面面,如果新闻发言人并不掌握充分信息,在突发状况下走个过场,拿官话套话搪塞一下,或者顾左右而言他,如此发声说了不如不说。太多的经验教训表明,互动责任不能系于一人,而应注重团队协作,提升系统性的公开意识和后台支持。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掌管全局,其身份、资源和权限意味着他们的发言更有分量。在一些重大场合或特殊情景中,主要领导若总躲在幕后,前台发言人纵再有能耐也难得到认可;而主要领导站出来,当好“第一发言人”,往往能事半功倍。
有道是,态度决定一切,观念引领行动。政府部门及相关人员发不发声、怎么发声,有能力问题,更主要还是态度问题。实现与公众的良好互动,提升发言发声的效果,首先要先认清自我定位,提升自我认识。人民的政府,不应怕跟人民沟通交流,如果有缺点,也不怕人民批评指出。从观念上端正起来,在态度上重视起来,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提升思想自觉,最终也将推动行动自觉。
当硬性任务内化为自身责任,何愁不能练就看家本领?当抓住了时机、把握了节奏、讲究了策略,何愁找不到破解难题、凝聚共识的良策妙方?当各级政府发言发声更加生动、更加自然、更加自信,展示于世人面前的必是潮头起舞的稳健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