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作者:郭俊杰(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当前疫情形势逐渐趋稳,各地开始分期分批复工。由于各地“健康码”标准不同,导致人员在跨省、跨地区流动时产生了“码上加码”等问题,给人们带来了很大困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复工进程。近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低风险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必要的健康证明要做到全国互认,不得再设置障碍,不对人员采取隔离措施。
“健康码”作为一项新的大数据应用,在前期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幅提高了人员信息核验效率和精准度。彼时各地限制措施较为严格,跨省、跨地区的“健康码”互认尚不是刚需,能实现省内通行已经基本满足要求。但是,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的今天,相对于人们日益迫切的“健康码”互认需求,此类限制措施已经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当前,实现“精准防控”下的复工复产,需要“健康码”继续强化技术支撑,并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创新,以适应人员流动需求、尽快实现全国互认。
实现“健康码”全国互认,需坚持“全国一盘棋”整体统筹,依靠个别省份的努力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各地政府来说,一方面希望自己属地的“健康码”能够得到其他兄弟省份认可,以尽量减少流出人员面临的各种困难;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整体统筹,持有流出地“绿码”人员到达流入地之后又发生疫情,双方之间责任如何界定也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此外,当前不同省份之间的防控应急响应级别也不完全同步,相同的个人信息在不同属地也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健康码”评估结果,但即便如此,也至少可以先实现低风险地区之间或相同响应级别下的互认。
在国家面临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时,关于“健康码”这类公共应用需要基础数据管理,包括怎么搜集、搜集什么、如何保存、如何保密等方面,还缺少相应制度规定。据报道,几家移动运营商在宣布开通轨迹查询公益服务后,就有不少网友直呼“运营商知道的隐私真不少”,这种情况也会让相关主体在使用数据时有所顾虑。因此,从长远来讲,应以本次抗疫为契机,推动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确保以“健康码”为代表的公共类应用在后续面对突发事件时有法可依、有规可循。自2017年《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后,个人数据保护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但由隐私泄露所导致的敲诈勒索、网络诈骗、财产盗用不时出现,有关主体仍需规范此类公共类应用采集的数据的使用,防止发生不当泄露,损害人们切身利益。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54亿。也就是说,还有5亿多人没有“触网”,在进行“健康码”互认相关决策时,也不能遗忘这个较大的群体,设计并实施好“健康码”替代方案。一个更加便捷易用的全国互认机制,将为我们打赢防疫战提供精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