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以来,国家网信办持续重拳出击,依法查处网上违法违规行为,处置涉及群众日常生活、交通出行、食品安全、公共政策的谣言2000余条,关闭580余个违法违规公众账号和一批误导公众、影响恶劣的网络名人账号。(2月27日《人民网》)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上海女逃饭事件”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眼球,虽然最后被证实是一则彻头彻尾的假信息,但由此引发的热议,却折射出这一事件对社会情绪的撕裂,也充分印证了网络虚假信息的极端危害。
新媒体时代,舆论环境的复杂性已今非昔比。各种各样的社会负面情绪被煽动和点燃,以及衍生出来的网络谣言和谩骂攻击,对媒体公信力及网络健康舆论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对社会共识度也造成严重损害。关闭违法违规公众账号和网络名人账号,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对网络舆论不法行为必须坚决打击。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打击网上违法违规行为也并不意味着限制或妨碍人们的言论自由。反而是网络上出现的超越了法律底线的谩骂、中伤和不法言行,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也严重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如网上“人肉搜索”,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当事人权益的严重危害。 因此,旗帜鲜明地对网络违法行为进行反对和惩治,是营造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保障网民正当权益的有力举措。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而言,坚持“正确导向”就是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与时俱进地应对“传言危机”,积极回应、澄清引导,以真实准确、分析客观的报道引导人们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激发起向善向上的社会正能量。
强力打击网络不法行为,也提示着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能把无聊当有趣,不能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制造网络垃圾,甚至违法却不自知。面对喧嚣的网络世界,要多一份理性,少一点盲从,不被网络虚假信息牵着鼻子走。只要人人都为营造良好网络生态环境出一份力,共同守护“指尖上的文明”,就一定能还网络环境一片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