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 ”朴实无华的歌词加上融合了黄梅小调、京剧、现代流行音乐等表现形式的优美清新的曲调让观众甫一听就爱上了这首歌。之所以备受关注和推崇,更在于这条100多米长、 2米宽的小巷背后的故事: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在京城做了宰相,家人打算扩大府第,修院墙,要邻居吴府让出三尺地界。吴府对张府的无理要求不买账。张家人见吴府寸土不让,便写信给在京城的张英。张英见信后,对家里人依官仗势、欺凌乡里的不端行为深感忧虑,于是回复诗一首:“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看到这首诗,立即后退三尺筑墙。吴府老爷得知情况后,很受感动,也令家人把院墙后移三尺。各让三尺,这样就成了“六尺巷” ,六尺巷也因故得名。六尺巷的故事承载着中华民族和谐礼让的传统美德。这才是这首歌深受喜爱的最根本原因,亦是众多参观者携家人特别是孩子来到六尺巷进行实地探访的缘由,诚如一位游人所说:“来此就是希望孩子、自己和家人都能传承谦逊礼让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 ”这正契合了此歌的创作和在春晚上演唱的初衷——传递和弘扬社会正能量。
值得称道的是, 《六尺巷》登上春晚的过程中也有一个小插曲:这首歌本由安徽桐城籍青年歌手张正扬作曲并原唱,然而出于种种原因,春晚剧组最终选定了同为安徽籍的著名演员赵薇在春晚上演唱,张正扬亦是欣然接受,以自己的行为切实诠释和弘扬了歌中所唱的谦逊礼让的传统美德。
犹记得,羊年春晚上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迅速蹿红,成为人人哼唱的金曲,亦成功唤起了人们对于时间的珍惜、对于家庭的重视。纵观两首歌曲之所以爆红的相似之处,除了歌曲朗朗上口、易于传唱外,还因其贴近大家的生活,承载和传递着真善美、散发着满满正能量,更是深深感染和鼓舞着人们。其实,这也是很多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为人们所喜爱、产生共鸣并记住的共同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这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亦是文艺精品的真谛之所在。希望文艺工作者能够创作和推出更多像以上两首歌曲那样为百姓所喜爱、满载正能量的优秀文艺作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得到更好的弘扬。(陆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