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评论
南方日报:力戒新媒体形式主义

   “一只凶萌的小狮子”“超黏人的汪星人”……近日,软萌画风连续出现在某镇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的官方微博上。记者连续翻了十几页,没看到一条与科协工作相关的微博。某种程度上,这种政务新媒体运维与服务出现“跑偏”和“失焦”的现象,早已不是新鲜事,提醒我们政务新媒体的含金量亟待提升。

  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传播政策、公开政务,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群众办事需求。因此,“两微一端”现已成不少地方和部门新媒体建设的“标配”。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统计,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国仅政务微博就已突破17.5万个,其中政务机构官方微博13.6万个。然而,新媒体全面开花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迹象,其典型表现就是为新而新、为有而有,省市要建,部门也要搞,严重时,一个部门就有好几个APP。其结果,就是大量政务新媒体重复,群众去不同部门、办不同事情,每回都要下载注册、捆绑填写,但大约都用不了几次,有的还频频闪退、死机、卡顿,给群众心里“添堵”。于基层工作人员而言,多数还得承担推广下载、转发反馈的任务,不仅耽误正常的工作效率,而且费力不讨好。

  政务新媒体说到底是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内容和价值永远是第一着眼的目标。关于这方面,最近有则新闻挺有意思,说去某地政务大厅办事,饮水也要“七步走”,经过关注、下载、注册等诸多环节。群众大跌眼镜,喝个水而已,有这个必要吗?事实上,这种“渠道多了、办事难了”的现象还真不少。有的新媒体“只建不管”,服务栏目混乱、内容长期不更新,有的放任自流,结果“个性过了头”。根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官方微博“僵尸账号”达61396个,占总数的45%;还经常有一些账号雷语频出,将网友讽刺为“网络喷子”;还有一些政务APP,只顾卖萌,却解决不了任何诉求……这些新媒体的数据无论多么好看,成绩多么亮眼,领导多么赞赏,只要解决不了群众办事的需求,就很难说有实际价值。

  应对新媒体形式主义,关键在于做好“加减法”,即形式上做减法,服务上做加法。近年来,“僵尸网站”的治理给我们提供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首先,新媒体建设一定要有“集约共享”的减法思维,打破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联通的现状,比如规定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只开设一两个政务新媒体,所属部门、单位通过加载模块和栏目开展服务。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4月出台的《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首次明确提出,对政务新媒体应当适当地“关停整合”,精准切中了其“一哄而上”的时弊。其次,新媒体建设一定要有“价值服务”的加法思维,该有的功能要有,该简化的要简化,还要实现留言评论、在线访谈、征集调查、咨询投诉和即时通信等功能,收集群众反馈。此外,应该实现专人运营和维护,要求沟通要大气、得体、有效,严格审查把关内容,信息发布失当、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及时整改。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当前,得益于信息交换模式的不断创新,从传统的政府网站转向微信、微博、APP这些更便捷的工具,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表现。这意味着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学网、懂网、用网”,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标准,不断拥抱新事物。然而,无论渠道和形式怎样扩张,电子政务的目标都应该是建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沟通和办事渠道。就政务新媒体而言,在数量数据上瘦身,在服务品质上升级,才能力戒形式主义。(扶青)

上一篇:河北日报评论员: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引
下一篇:人民论坛: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主办:中共廊坊市委宣传部 中共廊坊市委讲师团
技术支持:河北速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冀ICP备1501765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