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百行以德为首”等,都是指做人与做官需要修身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明确要求各级干部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要常思常想“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对一名党员干部来讲,要真正做到尽职尽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必须在修身立德上下功夫。
所谓修身立德,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无论对普通人还是党员干部来讲,修身立德都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中国传统教育非常重视人格修养,无论是明君贤臣,还是圣人先哲,无不倡导为人应该修身立德。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日三省吾身”“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等,都是讲品德对于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性。事实也证明,只有具备良好的人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做官才有正气;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心底无私、坦坦荡荡,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社会。
修身立德,对共产党人来讲,更是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化党性修养,提升道德水平,才能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严以修身,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真正思民之所思,忧民之所忧,行民之所想,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间,以自身的高尚品德、优良作风,为一方经济发展作贡献,为一方百姓谋福祉。
从总体上看,广大党员干部能够牢记党的宗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爱戴。但也不能否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党员干部道德滑坡、道德缺失甚至道德败坏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服务宗旨淡化、理想信念虚化、奉献精神弱化等,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这些现象的存在,一方面表明了修身立德的重要性;一方面也警醒我们,加强党性修养须臾不可放松,必须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修身立德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是慎独修德。古人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君子慎其独也”,这是古人讲的修身的方法和途径,对广大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作为党员干部,要经常对照党章反躬自省、自我批评,用党纪国法严格要求自己。能否做到慎独,是衡量党员干部是否严以修身的重要标尺。
二是善举积德。修身立德要从大处着眼、从细节着手、从小事做起。人的道德修养、心灵净化,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善之举开始的。而一个人思想道德上的滑坡,又往往是从小毛病开始的。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正确区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认清党员与普通群众的区别,管住小节、不弃微末,这样才能够在各种利欲诱惑面前,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三是读书蓄德。“读史可以明智”,学习使人进步。读好书,就如同与优秀的人交谈,可以达到“玩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志”的效果,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提升精神境界。对党员干部来讲,要通过学习历史,学习典籍,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道德营养,尤其要学习党史,学习革命前辈以及党员模范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四是敬畏养德。修身立德,要强化规矩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做到“遵纪守法、不碰底线”“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党员干部只有敬畏人民、敬畏规矩、敬畏权力,始终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才能常思贪欲之害,抛弃非分之想,不踩“红线”、不越“雷池”、不闯“禁区”,真正把握好自己,提高自身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