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飞
改革是当代中国的鲜明特征,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一场关乎13亿多人全面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全面深化改革拉开大幕。经过全面深化改革,不少议论多年、阻力较大、多年都啃不动的改革硬骨头被啃下,人民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事实证明,改革既给亿万人民带来对未来的最好预期,也让蓝图不断化为现实。
比如,过去,因为资金保障不足,医疗保障体系的托底功能发挥受限,部分困难群众遭遇大病时无钱医治。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看准了长期以来医疗保障体系存在的“短板”,旨在充分挖掘大病保险的潜力,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难题。
比如,过去办理身份证要回老家,费时又费力。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并提出于2017年7月1日全面实施。如今身份证异地办理全面实施,并推出便民服务,身份证不仅可以寄到家,就连照片都可以自己在专门的摄影机器上拍了。身份证异地办理省心又省钱,人们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比如,随迁子女不能在异地参加高考的政策,曾让不少外省进城务工人员颇感头疼。近年来,“异地高考”政策得到了全面推开,它打破了户籍限制,释放出党和政府在更深层次上推进教育公平的信号。虽然异地高考方案有待进一步细化完善,但至少让更多农民工有了盼头。
还有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修订《食品安全法》,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总之,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所取得的成效,都是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切实感受上的。
当然,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成功。近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一开始就使改革事业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
因此,要将改革进一步推向前进,就必须让全党全社会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客观公正看待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同向发力、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唱响改革发展的主旋律,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